浙江园林网7月1日消息: 按照程序,圆明园环评报告昨天就该出炉,但是昨天记者致电圆明园时,圆明园方面称,到现在他们依然没有得到环评报告。
圆明园事件的焦点问题是“防渗”,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很多的公园湖底都做了防渗工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园负责人承认,他们也在湖底做了防渗,但是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他告诉记者:“北京这几年一直干旱、缺水,如果不做防渗,湖内的水一周就要引一次,现在年初引水一次,一年就基本上不用引水。这样一年的费用也就10万元,如果不做防渗,一年的费用要在300万元左右。”
昨天一位文物专家告诉记者,整个事件被披露后,对圆明园的整治工作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公允地讲,海淀区在北京市是很注重文物保护的,去年为圆明园的整治就投入了6000万,今年初又决定给圆明园投入一亿元,没想到工程刚开工,就被搅黄了,到现在还搁在那里。
这位专家介绍说,圆明园的整治是一个长远的、历史遗留的问题。当时八国联军对圆明园毁坏后,其实好多的文物都没有被盗走,后来经过民国等时期动荡社会的破坏,才导致这个样子。在5月2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孔繁峙曾经说过“圆明园错过了历史的最佳保护时期”。这一点都不错。解放后部分农民到圆明园里面生活、种地。当时这些农民都是给皇帝看守圆明园的。农民就开始在里面种水稻,在里面生活。建国后,这里就养活了一些农民,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所以在建国后,对圆明园的保护也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圆明园直到1988年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在这几年,北京市以及海淀区花了很大的财力,重点整治圆明园。包括里面农民的搬迁,还有园中12家单位的搬迁。
这位专家称:“不能说‘圆明园防渗’是一场生态灾难,圆明园没有水,北京市缺水才是一场生态灾难。北京现在有水的地方有几个不防渗的?北京引水渠也是经过了防渗处理的。”
备受关注的圆明园环评报告于昨天下午下班前正式提交国家环保总局。据介绍,按照有关的法律程序,相关的环评机构——清华大学环评中心将组织高层次的专家在下周对该环评报告进行评审。这意味着,圆明园防渗工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即将有最后结果。
昨天是国家环保总局给圆明园上交防渗工程环评报告规定的最后期限。下午5时是环保总局的下班时间。记者通过电话与环保总局环评二处的有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刚收到了圆明园的环评报告,为其办理了受理手续。可以说,圆明园几乎是在总局规定期限内的最后一刻上交了报告。
据环评二处的这位负责人介绍,按照有关的法律程序,下一步,为圆明园做环评报告的清华大学环评中心将组织高层次的环境、水利、园林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对环评报告进行评审论证。“专家评审论证将在下周进行,圆明园防渗工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也要等到专家的论证结束才能有结果。”
专题链接:圆明园仍然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