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5月21日消息: 明天是第1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市环保局昨发出警示,在国家公布的74种外来生物或有害生物中,我市已发现53种,外来生物已给我市部分地区造成了生态灾害,全市49个自然保护区应带头禁止引进外来生物。
带来一定危害
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公布了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牛蛙、福寿螺等16种有害生物对我国物种构成威胁。
市环保局为此组织专家开展了摸底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其中8种有害生物已入侵重庆,出现频率为50%%。昨日,环保部门公布了这8种外来生物: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毒麦、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此外,还发现没有列入名单的有害生物一枝黄花和巴西龟;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2种林业有害植物中,发现藜、黄花蒿等10种;还发现36种可能产生危害的外来生物。
专家指出,我市渝西地区近年来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外来生物危害,荣昌等地福寿螺蔓延,对水稻丰收造成损失,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杜绝盲目引进
市环保局负责人透露,重庆是全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有高等植物6433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国家级保护植物133种;有动物268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有82种。
环保部门调查表明,目前入侵我市的外来生物,大部分是人为因素引起,一些地区盲目引进外来生物,在城市周边植被恢复或绿化时大量使用外来生物,包括绿化树种、观赏花卉等。
为加强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市政府办公厅日前明确规定,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或其他生态敏感区,一律禁止引进外来生物物种和转基因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