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刮起绿色风暴

2005年05月18日 11:00新华网甘肃频道武威凉州区委外宣办

    浙江园林网5月18日消息: 凉州大地春来早,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凉州刮起的这场绿色风,时而宛如少女的手,轻佛着人们的脸颊,时而如巨龙腾空,震撼着人们的灵魂,时而如涓涓的细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农业: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绿洲生态农业

    引进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生态和标准化生产,开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凉州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目标,发展条件较好的"三点两带"("三点"即高坝镇、武南镇、黄羊镇,"两带"即金武路、凉古路沿线)12个乡镇先走一步,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隆起带"和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示范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和蔬菜、畜牧、制种、酿造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凉州区的农业精华区。形成了玉米加工、面粉加工、啤酒麦芽加工、建筑建材、酿造葡萄加工、小农具制造、制种玉米、蔬菜营销、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条。2004年,GDP达到28.54亿元,是全区农村的65.06%,占全区经注总量的38.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达到8.46亿元、12.71亿元、7.37亿元,比例为29.64:44.53:25.83,占全区农村的50%、80.43%、67.76%,是全区的39.65%、53.36%、25.87%。

    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大力实施清洁生产

    以建设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引导、支持关联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合理整合资源,实施清洁生产,进一步拉长食品工业产业链条。

    着力支持发展酿造葡萄种植加工,提升葡萄酒、白酒、啤酒等酒类酿造的规模、质量和档次。开发玉米淀粉产业、小麦面粉深加工产业和以味精、熏醋、保健醋为主的调味品产业。加大对皇台、荣华、莫高三户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培植一批有市场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和名牌产品优势的重点企业,推动生产要素向规模型企业集聚:支持5万吨中高档文化用纸、山东威龙有机葡萄酒深加工及基地建设、2000万瓶宣肺止咳露、3万吨熏醋1万吨保健醋、20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扩建、50万张高档羊皮服装革、2万吨猪(牛)肉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工业项目及早建成投产和达产达标。2005年,城东生态工业园区新建6个项目,其中3个已开工建设,3个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13040万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6200万元。依据规划,一座座"花园式"工厂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如第一粮库总投资3600万元,建筑面积10520平方米,人工湖一座,面积4800平方米,绿化面积6660平方米,共栽植刺柏、国槐、雪松、月季等树木和花卉4500多棵,种植草坪约5000平方米。

    "天马"节会:发展生态产业引领绿色消费

    甘肃武威第四届"天马"文化旅游节暨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依据"文化武威、绿色武威、生态武威、自然武威"的主题,确定本次"节会"的目标为"发展生态产业,引领绿色消费;展示历史文化,促进经贸合作",重点是推介中国西部(武威。黄羊)食品工业城,全面展示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思维和主要成果,以"节会"效应提升和促进凉州生态产业建设和绿色食品开发。同时,还将继续丰富和发展以"马踏飞燕"为标志、以历史文化为主体内涵的凉州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通过策划和促销,培育文化旅游品牌。实施好的文化创意,使铜奔马、百塔寺、天梯山等文化品牌变为经济品牌。开展区域旅游协作,联手培植、打造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