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明园事件的三个想不通

2005年05月12日 13:36科学网易蓉蓉


    浙江园林网5月12日消息: 近日,媒体已经没有前段时间那样铺天盖地关于圆明园事件的报道,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对圆明园的关心因此而减少。
    
    5月9日《新京报》报道,尽管国家环保总局不断催促,圆明园整治工程还是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于是环保总局拟定正式文件,要求圆明园管委会在收到该文件40天内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看到这条新闻不由心生感触。
    
    第一,为什么到现在还是国家环保总局“孤军奋战”?事实上,不论是公众、专家还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圆明园的环境保护,更在于其文物价值的维护。圆明园系列工程改变了圆明园的整体园林风貌,圆明园公园的定位从遗址公园被改变为游乐公园,这些都超出了环保部门的管理范围,但文物保护部门、园林管理部门、圆明园上级政府管理部门却“按兵不动”。环保总局虽然及时叫停防渗工程,责令圆明园限期补办法律手续,但它的这一执法权力却缺乏足够的力度。明证之一便是在40天期限出台之前,圆明园管委会无动于衷。
    
    第二,为什么没有一家机构敢为圆明园作环评?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听证会将近一个月,没有一家机构愿意接手圆明园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圆明园依旧保持“开膛破肚”的景象。全国近千家环评机构,能够进行此项工作的应该不在少数,但他们没有一家敢吃“螃蟹”,其社会责任感让人扼腕叹息。客观上,对圆明园防渗工程进行环评的技术难度较大;但这个环评报告直接关系到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存活,认为防渗工程对环境无害无法释怀公众的疑惑;认为防渗工程对环境有害需要拆除防渗膜,需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环评单位害怕承担巨大的法律和社会压力。有人建议不妨在全世界招标,引进国际相关机构来环评,这个建议倒也是无奈之举,想尽快解决圆明园的问题,但是钱让别人挣了,脸也丢得差不多了!
    
    第三,圆明园事件究竟要等到何时才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是多少人急切想问的问题,可谁又能给出答案?试想,假如圆明园管委会的上级政府部门、北京市乃至国家有关部门加以干预,重新调整,那圆明园事件肯定会加快解决进程。再试想,假如圆明园事件和四川熊德明向总理要工钱一样,惊动国家领导人出面,相信再难的问题都会立马迎刃而解!可是现实是没有假如,只能期待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本着对圆明园负责的态度,本着对民族、历史和国家负责的态度,尽快解决圆明园事件。
    
    全国近千家环评机构,能够进行此项工作的应该不在少数,但他们没有一家敢吃“螃蟹”,其社会责任感让人扼腕叹息。
    
    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听证会将近一个月,没有一家机构愿意接手圆明园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圆明园依旧保持“开膛破肚”的景象。

专题链接:圆明园仍然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