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研究人士阎海清做实验解秘“太岁”

2005年12月08日 10:27辽西商报


图1中的“太岁”为国内目前发现保存较好的一个。


图2为浸泡过“太岁”的水高出杯沿1.5毫米而不外溢。

    浙江园林网12月8日消息: 11月25日,在“太岁”研究人士阎海清的家中,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拿来一个杯子,然后,从泡“太岁”的瓷罐里抽出一些水,往杯子里倒。随着水越倒越满,奇特的现象出现了——水从杯口处凸了出来,但并没有往下流。记者看到,水面比杯口的平面高出约1.5毫米。阎海清说,平常的水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仅如此。阎海清取些泡“太岁”的水,然后涂抹在左手手背,右手手背什么也没抹。大约过了六七分钟,记者分别触摸阎海清的左、右手背,感觉涂抹了泡“太岁”的水的左手手背比右手手背略为光滑。
    
    阎海清还向记者讲述了他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那时,朝阳市发现的第一块“太岁”正要展出,在展出前,阎海清在泡着“太岁”的水罐两侧,一边放个苹果,另一边放个香蕉。大约一个月后,阎海清惊讶地发现,苹果和香蕉既没有腐烂也没有褶皱出现,几乎和刚放上去的时候一样。
    
    还有一件事让阎海清百思不得其解。2003年10月,阎海清将一块“太岁”放在一个装着锯末子和黄土的瓷罐子里,然后又把瓷罐子放在一个泥制的花盆里,在花盆的上面再扣上一个泥制花盆,然后埋在2尺深的地下。到了第二年春天4月份,当阎海清把花盆和瓷罐子取出来后吃惊地发现,瓷罐子里的锯末子和黄土都保持原样,但惟独不见了放在里面的“太岁”。据此阎海清分析,第一,可能是烂掉了;第二,“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民间“太岁”即凶神化身
    
    记者查看199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太岁”一词的解释。“太岁”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星名,即木星。《辞海》中说,“太岁”亦作“苍龙”、“太阴”,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的别名,又做“游年太岁”。如逢甲子年,甲子就为当年“太岁”,以此类推……“太岁”每十二年一循环,地支有方位,“太岁”因而亦有方位,故旧时民间许多禁忌由此产生。因认为“太岁”是凶神,故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忌兴土木或迁徙房屋等。《土风录》:“术家以太岁为大将军,动土迁移者必避其方。”《辞海》中另外一种关于“太岁”的解释是:值岁的神明。
    
    民间老话“太岁头上动土”这句与《辞海》中的解释相呼应。记者经查阅资料获知,传统习俗认为,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只,而且是一位凶神。自西汉时起,人们认为凡是建筑、迁徙、嫁娶等吉凶皆与其方位有关。若犯太岁而动土,便会挖到一肉块,即凶神之化身,并将招致灾祸。因此民间如有建筑动土之事时,必先探明太岁的方位以避开它。元明后设有专坛祭祀。后世比喻凶恶强暴的人。“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凶暴的人,将会招致祸殃。唐代《酉阳杂俎》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在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王丰害怕,弃之。王丰的兄弟奴婢都在数日内暴卒,惟一女幸存。
    
    那么,传统的这些说法是否属实呢?阎海清告诉记者,当年北票市黑城子乡挖出“太岁”后,在挖出地点上方建起来的一间门市房闲置了好久都没有人敢租用和购买。2005年11月26日,记者与黑城子乡的一位生意人孙先生取得联系,他购买的门市房就在挖出“太岁”门市房的附近。他告诉记者,他知道门市房附近挖出过“太岁”一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已被人们渐渐遗忘。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建设的门市房现在都已经被人购买或者租用,没有一户闲置,而且各家门市房的业者都很平安。阎海清家也有一块小“太岁”,他说,拿回这块“太岁”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从未遇到过什么不祥之事,而且也没有出现过什么意外。
    
    说法一:“太岁”是黏菌复合体
    
    在挖出第一块“太岁”之后,北票市相关部门曾出资对该“太岁”进行化验,得出的结论是:“太岁”是一种活细胞的黏菌复合体。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发现“太岁”。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对其进行细致化验和研究,他发现这个生物体具有两根鞭毛结构的游动细胞,并可看到游动细胞鞭毛的一端无选择性地摄取食物颗粒。此外,这个东西有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由此可证明它是活的。根据这个特点,杨兴中确定,这个不明生物体的身份,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黏菌复合体。
    
    中央电视台在一个节目中曾经提到,若“太岁”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黏菌复合体,那么,它就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因为植物、动物、真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后来随着演化按两个方向发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自养功能加强,运动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由之发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运动功能和异养功能加强,自养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之发展到动物界。这个黏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所以它对研究生命演化过程十分有意义。
    
    说法二:“太岁”是种特殊物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英兰曾亲自参与过“太岁”的测定。研究人员把号称是“太岁”的东西进行切片在显微镜底下观察,但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任何细胞结构,更不会有真菌的菌丝,或者孢子这种结构。包括最近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好几个地方都发现过说是“太岁”的东西,但经过勘查,发现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无生命的东西。因此,他们认为“太岁”不是一种有生命的物质,不属于植物、动物或是真菌。
    
    对于截然不同的观点,朝阳市的阎海清比较赞同前者,即黏菌复合体一说。他个人认为,“太岁”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它分为若干种。其中一种是繁殖力特别强,割下一块可以自动修复;还有一种是生长非常缓慢的,需要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才能形成,“但它是一个黏菌复合体。”
    
    “太岁”的营养价值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被称为“视肉”、“聚肉”、“肉芝”。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
    
    那么,“太岁”吃完之后会有什么特殊效果呢?李广辉的妻子曾吃过一小块,“她撕下的那个小块有小拇指肚那么大,嚼了一会儿就咽了下去,没觉得有什么味儿,就是很韧,感觉像牛蹄筋。第二天她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李广辉这样回忆。阎海清也曾吃下去一块。他告诉记者,“太岁”非常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