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1月30日消息: 目前广州有500多万亩森林,成为围绕广州城周边的一个巨大的“氧吧”和令市民非常养眼的绿色屏障。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大量引进的外来树种的老化现象日益严峻。记者了解到,目前林业等部门正重新使用大叶紫薇、细叶榕、荷木等上百种乡土树种帮助现有森林“重新造血”、美容祛斑。
外来树种生长已现“颓势”
记者了解到,10多年前,包括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荒山较多,全省开始普遍引进一些绿化效果较好、生长较快的外来树种(速生树),当时这些外来树种的引进对于荒山复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树木多年的生长,“容颜”也开始出现了衰老。记者在从化、天河等地的一些山林采访时发现,多年前在荒山上由于地质和环境所限制,普遍引进栽种外来树种,如桉树、马尾松等等,已经进入“暮年”并大量出现老化,一些松树树干开始枯萎、断落,有些甚至已经死亡。
记者还了解到,在密集栽种了一种名为马占相思的外来树种后,它们生长到一定年龄后,树冠越来越密,导致照下来的阳光被遮挡住,树底下的植物就逐渐死亡消失。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外来树种对于改造当时荒山的绿化条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寿命一般只有8~10年,目前,造氧量也大不如前。“乡土树种将是很好的造血剂!”广州市绿委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林业部门正通过在原有树林中套种高山榕、木棉、蒲桃等乡土树种,“祛斑美容”,慢慢对这些森林逐步进行改造。记者在天河龙头山公园看到,一些枯萎的松树已经被砍伐,种上了白玉兰、大叶紫薇等乡土树种。广州市绿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现在要栽种乡土树种,主要是因为这些乡土树种生长周期更长,一般生命周期在20~30年左右,造氧量大,另外这些“服水土”的乡土树病虫害少,可以让整个森林的生态环境更加健康,目前,广州已经有上百种乡土树种重新回种到广州的森林里面。
如何识别速生树的老化
外来树种对于城市荒山绿化功勋卓著,但它们的寿命一般只有8~10年,目前,造氧量也大不如前。
一般情况下,树木特别是速生、移植树木的老化,除了由时间推移在树木表层形成干枯,造成树表皮脆硬疏松外,一些树木的树干开始枯萎、断落,以松树最为明显。有些树干由内而外变黑,树枝长时间没有新的枝叶生成,树皮层层剥落,则显示树木生命力已相当微弱,甚至已经死亡。如果大片树群中经常出现病虫害,从整体上观察,尤其是从远处看,大片的树林就会显得斑驳,有的地方有树木,有的地方只看到灰灰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