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激素在切花保鲜上的应用

2005年11月17日 14:42蓝天园林叶自新

    浙江园林网11月17日消息: 切花一般指从花卉植株上剪切下来、带有较长茎部的花枝或花序,后泛指从栽培或野生观赏植物上剪切下来供瓶插水养,或用来制作花束、花篮、插花等供观赏、装饰之用的花枝、果枝、茎和叶等。

    1切花的特点与保鲜的意义

    切花的商品价值体现在一个“鲜”字上,俗称“鲜切花”。切花保鲜技术在切花生产、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应用,可调节切花上市时间、供应期和异地交易;同时,切花贮藏保鲜有利于积存大量切花产品,便于批量运输、减少管理环节和采后处理的损失,还能帮助花农缩短冬季温室切花生产时间,节省能源。

    1.1切花特点

    1.1.1新鲜

    切花的鲜活程度是切花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切花采切后仍然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代谢过程和生理变化,从而影响切花的观赏价值和采切后的寿命。

    1.1.2易于衰败

    切花离开植株母体后,生理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来源被切断,再加上环境变化及切口处的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袭等因素,易导致代谢失调,使得切花比留在母株上衰老变质更快,因而切花是一种寿命较短的商品。

    1.1.3贮运要求高

    切花的运输不带盆缽,包装、贮运较为简便,但由于切花品质要求新鲜与切花自身易于衰败的矛盾,使切花在贮运中经常出现品质下降的现象,因而对切花的贮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切花保鲜的意义

    切花的品质是花卉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搞好切花保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切花保鲜包括从采切后预处理、贮藏、运输到货架出售的品质保持,以及消费者购买切花后,用保鲜液来延长“瓶插寿命”。因此,在生产上切花保鲜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售前保鲜,主要保证切花生产及长途贮运中的保鲜;二是售中保鲜,进行售前催花,并延长切花货架摆放时间;三是售后保鲜,主要是使切花延长观赏期。

    1.2.1减少切花采切后损耗

    切花从采切后成为商品,观赏价值消失的过程较快,一般损耗率高达20%~40%。采用切花贮藏保鲜技术,既可有效延缓切花采后的衰老变质,又可预防切花贮藏运输过程中花芽和花瓣的脱落、叶片变色、向地性弯曲等问题,从而减少切花采切后的损耗。

    1.2.2扩大切花供售范围

    切花生产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和特点,搞好切花的贮运保鲜,就能扩大切花的供售范围,缓解切花买难卖难、产销脱节的矛盾,而且对远距离、大范围的南北调剂、国内外调运有着重要意义。

    1.2.3延长切花的采后寿命

    由于各地切花栽培管理水平不够高,切花种类大多是露地栽培,花期难以准确控制;同时,国内切花的消费高峰往往集中在主要节庆日,因而时常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应用贮藏保鲜技术,延长切花采切后的寿命,从而满足切花产品的市场需求。此外,切花产品进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采用保鲜处理技术和正确的养护方法,能够有效地延长切花的观赏时间。

    1.2.4出口创汇

    我国切花发展有天时地利之优势,切花品种资源丰富,潜力大,随着切花生产技术和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再加上采用切花采切后贮藏保鲜措施,除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可大量运销到国外市场。

    2切花保鲜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延长切花的寿命,生产者应在采切前、采切中及采切后采取一系列的保鲜技术,而花卉经营者和消费者也要在购买切花后,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

    2.1切花品种的选择

    在选择切花品种时,要注意选择植株体内细胞分裂素相对含量高、糖份贮藏多、呼吸频率低、耐高机械负荷及抗失水能力强的品种,如含糖量高的石竹品种,瓶插寿命长;又如茎秆粗的非洲菊,瓶插寿命要长于茎秆细的品种等。

    2.2加强采切前的生产管理

    在切花栽培过程中,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控制光温变化、防治病虫害及应用植物生长激素等措施,提高切花品质,延长切花寿命。

    2.3蕾期采切

    采用蕾期采切,结合花期调节,以延长切花的采切后寿命。近年来,多种切花采用蕾期采切,即在正常采收之前采切花,有利于切花开放和发育的控制。为了使蕾期采切的花苞正常开放,需用专用的催花液及适宜的光温调节。

    2.4采切后处理

    切花的品质及寿命,易受采切后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病虫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切后应采用低温、气调、降压贮藏,辐照保鲜及植物生长激素处理等措施,降低呼吸与蒸腾,减少切花体内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延长切花采切后的寿命。

    3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切花保鲜的影响

    切花切离母株后,除了切花的水分和营养状况的变化之外,体内的生长激素平衡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加快了切花的衰老进程。研究表明,生长激素乙烯和脱落酸可促进切花的衰老,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多胺等则可延缓切花衰老。

    3.1乙烯的影响

    在切花衰老过程中,乙烯的动态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乙烯生成量低、变化平稳,到乙烯迅速上升达到高峰期,随后乙烯很快下降。当乙烯生成量达到高峰时,或用外源乙烯处理切花时,花瓣会很快出现衰老症状,如褐变、凋萎、卷缩等,这是乙烯对切花的伤害作用。即使是低浓度的乙烯,就能影响康乃馨、水仙及其他瓶插切花的寿命。对乙烯反应敏感的切花还有香石竹、兰花、小苍兰、仙客来等,而月季、菊花、郁金香等对乙烯反应不敏感。

    乙烯对切花的伤害症状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卷缩或退色,如香石竹、牵牛花的花冠、花瓣卷缩,兰花的萼片退色与枯萎;另一类是器官脱落,如一品红的苞片脱落,月季、天竺葵、百合的花瓣脱落,金鱼草、香碗豆、飞鱼草、荷包花的花朵脱落。

    3.2脱落酸的影响

    脱落酸能加速香石竹和月季的衰老,因脱落酸能刺激乙烯的产生,增加花朵对乙烯的敏感性。通常,脱落酸是通过乙烯而起作用,因此,切花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增加,或使用外源脱落酸,可诱导切花合成乙烯,使衰老进程加快。

    3.3细胞分裂素的影响

    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乙烯的生成,延迟乙烯高峰期的到来,可延缓香石竹、月季、郁金香、花烛、非洲菊、菊花等切花的衰老,延长切花的寿命。

    3.4生长素的影响

    生长素具有延缓和促进切花衰老的双重作用,即生长素对不同切花品种的作用表现不一致,对一品红能延缓衰老,对香石竹则会加快衰老。就香石竹而言,生长素浓度不同,其反应也不相同,低浓度可促进香石竹衰老,而高浓度则可延缓香石竹衰老。

    3.5赤霉素的影响

    赤霉素能延缓香石竹花瓣衰老,延长朱顶红、百合花的瓶插寿命,此外,赤霉素处理还可抑制六出花、百合及其他切花在贮运时叶片中叶绿素的损失。

    4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与切花保鲜上的应用

    切花保鲜液除了由水、糖、杀菌剂、乙烯抑制剂或拮抗剂、无机盐、有机酸组成外,还需添加一些植物生长激素,能有效延缓切花衰老,改善切花品质。在切花保鲜液上常用的植物生长激素有六类。

    4.1细胞分裂素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激动素、细胞分裂素和异戌烯基腺苷等,应用方法可采用喷洒法或浸蘸法。如用10~50毫克/升细胞分裂素溶液,浸蘸切花花茎2分钟,能延缓香石竹、月季、鸢尾、郁金香等切花的衰老。此外,细胞分裂素还适用于延长贮藏期和运输之前的切花处理,以减少在黑暗中叶绿素的损失。

    4.2赤霉素

    赤霉素常用于切花保鲜。20~35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可促进香石竹和唐菖蒲切花贮藏后的开花。1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延长紫罗兰切花的采后寿命;100~4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处理,可显著延长朱顶红切花的瓶插寿命。

    4.3生长素类

    在一些切花保鲜液中,常添加萘乙酸、2,4-D等生长素。在切花保鲜实践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复合使用,效果比单用生长素好,如用5毫克/升细胞分裂素+20毫克/升萘乙酸混合溶液处理,可加快香石竹花蕾的开放,而水仙切花在100毫克/升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