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1月16日消息: 11月12日,《湿地公约》第九届缔约方大会部长级会议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召开。会议通过了《坎帕拉宣言》,对防止湿地退化和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应对禽流感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等23个国家负责湿地和生态保护的部长参加了会议。
赵学敏在发言中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长期以来坚持按照《湿地公约》关于国际合作的指导原则,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工作,促进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把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于近期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未来6年将投入11亿美元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吸取印度洋海啸教训,加强了沿海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将投入9亿美元实施沿海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工程。高度重视高原湿地保护,决定投入9亿美元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极其重要的三江源地区的湿地保护工作。将继续支持和大力推动对亚洲10多个国家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非常重要的喜马拉雅地区的高原湿地保护动议。
赵学敏说,中国重视湿地保护的法规政策体系和自然保护网络体系建设。湿地保护条例已经列入了国家的立法计划,以自然保护区为主要保护方式的网络体系初步建立,约有40%的自然湿地纳入了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目前,中国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湿地保护正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赵学敏说,中国投入了2.5亿美元用于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工作,通过在全国设立400个监测站点,在禽流感防控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他呼吁相关国家和《湿地公约》有必要采取措施,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一紧迫问题。他还指出,湿地在防灾减灾、维持生计和减少贫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认识,中国非常希望《湿地公约》缔约国在这些重要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并通过公约的国际合作机制,切实发挥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会议期间,赵学敏分别会见了湿地国际执行总裁珍妮女士、《湿地公约》秘书长布里奇华特先生和印度环境及林业部长米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