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0月29日消息: “通过20年的艰苦努力,打造‘生态四川’,建设‘绿色天府’。”昨(28)日,张中伟省长在主题峰会上进行了“立足科学发展,构建生态四川”的演讲,赢得热烈掌声。
会后,省环保局副局长谢天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四川率先在全国启动的生态小区创建活动,至去年底,全省已创建各类生态小区100个。“这是我省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工作实际,努力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思路、新举措的结果,天府之国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生态细胞”补充“三区一镇”
四川生态系统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小区域的生态问题容易被忽视。为破解最基层的生态保护工作从何抓起,达不到国家提出的“三区一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条件的区域如何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问题,2003年10月,四川创建生态小区工作正式在全省试点启动。
生态小区,就是要“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种生态保护的载体面积较小,选择度较广,易操作、看得见、摸得着,是建设生态省的“星火”,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细胞”。
“我省通过创建生态小区,树立一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有序的工业、农业、人居活动和自然生态小区典范,以点带面、深入扎实地推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谢天说。
“星星之火”燎原城乡
工业生态小区、农业生态小区、人居活动生态小区、自然生态小区,涵盖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区域。申报的基本条件是小区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小区陆地植被覆盖率达到30%(自然生态小区达到70%);污染物排放达标,生活垃圾及时处理,处置率达100%;无环境违法事件发生。
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学校、从社区到山区,广泛宣传生态保护,生态小区的创建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涌现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小区:
宜宾五粮液集团通过创建工业生态园区,坚持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道路,企业内部副产品全部实现循环利用,公司使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产业年销售收入25.37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22.4%;
成都三圣乡在农业生态小区创建中,利用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区位优势,大力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和发展观光、休闲产业,建成了独具特色的花卉、老成都民居建筑群生态观光园区;
温江永宁镇的芙蓉古城地产项目,建设比较完善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成为融居住、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人居活动生态园区。
“生态细胞工程”在裂变
全省各地通过生态小区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全面推动基层环保工作已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宜宾市已将“三区一镇一小区”的创建工作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乡镇和重点企业“一把手”的考核目标,已有8个企业、乡镇通过专家评估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小区。
遂宁市率先将全市所有区县纳入了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经过严格筛选,积极推荐申报不同风格、不同规格的小区创建,成为川中丘陵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循环经济的样板区。
…………
生态小区花开城乡,蜀乡大地“生态细胞工程”不断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