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 惠州年投1.8亿建四大森林公园
●惠州市将在3年内完成5项民心工程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惠州”
●动员城市居民每年劳动3天植树10棵,村民劳动5天植树30棵。
记者日前从惠州市园林局获悉,惠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民动员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决策,包括:用三年时间即到2008年底,基本建成市区四大城市森林公园;基本建成以市区三环路为中心,九条出口公路为射线的“一环九线”绿色长廊;基本建成连接惠东和大亚湾区的沿海防风林带,构筑起海岸森林生态保护屏障;“裸体山”的生态复绿任务基本完成;每个农村村庄基本上建成一片20亩以上的“风水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绿化率达到92%以上。
重点任务:建好公园打造森林景观
记者从惠州市园林局了解到,要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建好四大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如百树园、百竹园等森林景观,包括:
1.南山森林公园,该园位于惠城区南面,东邻惠淡公路、南接河南岸河桥村,西至惠州火车西站,北邻惠州市麦地,区内有远近闻名的高榜山和尖峰岭,公园面积约30000亩。
2.叶挺森林公园,该园位于惠阳城区北部,秋长镇境内,自东北向西南横跨永湖镇、三和开发区、秋长镇,东北接永湖镇乙湖村、彩一村,中部跨惠州市白路医院、三和开发区莲塘面村和象岭村,西南接秋长镇双田村、周田村、官山村,东与惠阳外环路相连,公园总面积约53000亩。
3.淡水亚公顶森林公园,该园位于惠阳区东南部,东与惠澳大道新桥路段西边相连,南与大亚湾上杨村相连,西与淡水城区相接,北与淡水镇新桥村相连。公园总面积约6500亩。
4.铁炉嶂森林公园,该园位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东邻惠东县,北接惠阳区,南临南海,公园总面积79200亩。公园距大亚湾中心区5公里,距惠州市区60公里,交通便利,面积79000亩。
据悉,四大森林公园的总面积为168500亩,森林公园可根据不同情况和地形,种植一些奇花异草和有惠州特色的品种,打造如百树园、百竹园、百花园、百草园、百味园等的森林景观,满足广大市民不同的需求。
政府投资:每年投1.8亿建森林公园
据惠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建好绿色生态惠州,惠州市政府将采用政府投资、市场融资、社会捐资和上级拨资相结合的途径解决所需资金。
据了解,惠州市政府每年将投资1亿元,县(区)政府每年投资1000万元,镇级政府每年投资20万元,力争政府投入每年达到1.8亿元;发动社会捐资力争每年达到2000万元;“以地养林”经营城市森林公园,力争年收益实现1000万元;争取上级每年支持100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用地补偿和培育、购买树种苗木。
全民动员:每年劳动3天植树10棵
据了解,为加快建设绿色生态惠州,惠州市政府号召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并要求:市区和城镇具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每年至少要参加植树绿化劳动3天,并完成植树任务10棵以上。农村劳动力每年至少要参加植树劳动5天,并完成植树任务30棵以上。同时,协调好中央、省属驻惠单位和当地驻军,也积极配合、支持和参与。
记者了解到,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好四个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全面完成铁路、公路两旁的山地绿化;全面完成好县道以上的公路绿化;全面完成道路两旁“裸体山”的生态复绿;建成一条沿海百里防风林带;每个村庄前后造成一片20亩以上的“风水林”。全市约有8000多个自然村,每个村种上一片20亩的林,全市就增加了近20万亩的林地面积。
惠州市园林局表示,全民动员建设“绿色生态惠州”是以造林绿化和扩大植被为主要任务,实行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方式推进。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要求的现代绿色生态系统,使惠州市的绿色生态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政府举措加强评比验收表彰先进典型
记者了解到,为树立标兵,鞭策后进,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惠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重大行动是利在当代,福荫后人。为此,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采用加强评比验收方法,以确保决策的顺利进行。
据介绍,加强评比验收分两阶段进行,其中,
第一阶段:年度评比验收,每年进行一次;
以县(区)与县(区)、乡(镇)与乡(镇)交叉的方式进行,主要对每年度所确定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检查,发现问题加以批评纠正,好的典型及时表彰推广,时间为每年5月份。
第二阶段:总验收,总评比。时间放在三年行动后的2009年。对在建设“绿色生态惠州”行动中成绩显著的个人和集体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和达不到标准要求者,一律予以通报批评和“补课”。
部门建议政府出台规定明确责任义务
为促进和确保“绿色生态惠州”的顺利进行,惠州市有关部门已建议惠州市人大或市人民政府出台修订相关规定,明确包括城市森林公园在内的林业用地权属和林木管理权限,严格控制林业用地和林木管理的要求。
成立领导小组
负责协调工作
记者获悉,相关部门还表示,参与绿色生态建设和爱护生态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但如果明确“谁造林谁受益”的权益归属,将会调动和维护广大群众投身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积极性,并巩固和发展建设行动的成果。
相关部门还建议,惠州市市、县(区)和乡镇分别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并由党政一把手担任正副组长。党委办、政府办、武装部、林业、国土、交通、规划建设、公路、水利、海洋渔业、供销社、园林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并从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放在党委办或政府办),负责指挥协调惠州市开展建设“绿色生态惠州”行动的各项日常工作,以促进和确保整个行动的顺利进行。
需要技术队伍
开展技术指导
据了解,为保障建设“绿色生态惠州”所需树种苗木的充足供应,惠州市、县(区)林业局、园林局、供销社和所属林场、林科所、苗圃场将提供技术技法保障和服务,并整合相关技术力量,组成若干支技术队伍为各地“建设绿化生态惠州”行动提供所需技术指导和支援。
据悉,每项绿化工程和每个乡镇至少将有一个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去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