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同根同源 共护湿地生态家园”闽台两地生态成果展在福建福州启动,生动呈现了17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地携手保护湿地的历程和成果,彰显两岸同根同源、共护生态的使命与情怀。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与马祖同属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重要的鸟类“加油站”。2008年,一只下喙被塑料管套住的中华凤头燕鸥“小管”,在福州与马祖被同时记录,首次证实两地栖息地为同一种群,开启了两岸长达17年的联合保护历程。
此次成果展选址在福州台湾会馆,作为两岸科举文化、宗亲血脉与民间信仰交汇的历史见证地,这里自清末即为台湾士子渡海赴乡试的栖身之所,是“闽台同根同源”最具象的空间载体。活动现场处处展现着闽台融合的特色,一幅由两地同胞共同绘制的7米长中华凤头燕鸥画卷生动传神,LED屏幕循环播放两地联合开展鸟类调查与交流活动影像,六大展区通过视频、展板等形式,系统梳理了2008年以来闽台围绕中华凤头燕鸥等珍稀物种开展的学术交流、联合调查与公众教育等合作,还通过湿地航拍、珍稀水鸟高清照片、青年文创产品,从多维度呈现两岸在生态保护与文化融合方面的丰硕成果。此次成果展将持续至11月2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