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伫立在城市公园、山林遗址,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生态的指示标。日前,黑龙江省以“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组织开展了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省域活动。活动通过接地气、有新意的科普宣传方式,让这些绿色“活化石”真正走进公众视野,焕发新生。
法护古树 情系街巷
一草一木皆生命。要让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与贴近生活的宣传引导。
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黑龙江注重在群众“身边”下功夫,宣传解读《条例》,让法律条文走进街头巷尾,规范公众日常行为,从而凝聚各方力量,做好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
在大庆的城市森林公园,管护人员化身自然讲师,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身边古树资源情况,让群众对身边的古树名木“知根知底”,进一步增强共同参与保护的热情。
牡丹江市构建起多点开花的宣传矩阵,在市区多处宣传点以展板系统地介绍古树常识,发放《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手册》和定制主题纸巾等,让古树知识悄然融入市民生活。双鸭山市、绥化市、齐齐哈尔市走广场、进公园,发放宣传单。大兴安岭行署、七台河市展示本地古树名木保护成果,讲解古树保护法律常识,接受现场咨询。黑河市结合秋季森林防火工作等开展综合宣传。佳木斯市等精心准备了印有“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主题字样的记事本、笔、书签和环保袋等日常用品,让群众在学习生活中,事事看到,时时想到。
如今,黑龙江正以细腻笔触,将依法保护古树,书写在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
生态教育 播种未来
保护古树,不仅关乎当下,更意在长远。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社会生态文明新风尚最积极最活跃的倡导者、引领者。黑龙江将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有机融入自然教育,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培育未来有生力量。

学生们绘画画卷展示
今年宣传周期间,在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古树群下,黑龙江省林科院专家、当地民俗研究专家为小学生们讲解古树名木价值、保护意义及古树所承载的文化属性。学生们共绘一幅保护古树画卷。通过亲近古树、了解古树,深入探寻宁安古城的历史文脉,增强爱家护树的责任意识。
鸡西市积极讲述本地古树名木的历史渊源和保护故事,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古树名木的价值和意义。科普现场解答公众疑问,倡导公众踊跃参与到保护管理工作中来,让保护古树名木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
古树是活着的历史课本。当守护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生态文明的参天大树便有了未来的栋梁。
古树故事 添彩旅程
黑龙江是生态大省,也是旅游热土。如今,古树名木正成为这里一张新的“绿色名片”。
近年来,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的旅游热度大幅提升。在本地宣传基础上,黑龙江注重向省外游客宣传古树名木,讲好生态故事,力争将古树的生态、文化元素融入客人的旅程,凝聚起更广泛的参与力量,增强游客游玩体验感,使之更好感受龙江悠久历史和优良生态。
在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伊春市依托“十一”黄金周“小兴安岭五花山最美季”旅游季,组织志愿者每天不定时引导游客参观古红松树,讲解其前世今生及林区停伐保护红松情况,并向过往游客发放古树名木宣传单。
古树扮靓沿途风景,保护工作浸润人心。在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外,工作人员发放精心制作的古树名木宣传手册及宣传品,使广大游客和市民能够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以及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赢得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鹤岗市则将宣传贯彻工作融入文体赛事中。2025年欢乐跑在名山岛举行,沿途有古树名木25株。当地林草局、老科协及部分志愿者共同在名山岛讲解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并清理古树周边杂草,优化其生境,有效提升社会各界古树名木保护意识。
黑龙江将古树名木保护嵌入旅游动线,是为“绿水青山”赋值,也是为“冰天雪地”添彩,让游客的龙江印象,多了一抹动人的生命绿色。
多元传播 浸润人心
黑龙江通过多种媒介渠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元方式,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


“龙江古树”系列微信表情包
黑龙江省绿委办、省林草局制作主题宣传短片,在全省各地广泛播发。在局官网、《黑龙江日报》等线上线下刊发省级宣传周活动信息,掀起全省主题宣传活动热潮。黑龙江自然教育公众号发布通俗易懂的图文,科普古树名木保护小常识。此外,黑龙江还开发上线了“龙江古树”系列微信表情包,以黑龙江地域特色树木红松、古树主要树种榆树为原型,开发制作了20款原创社交用语动态表情包,将保护理念悄无声息地融入日常社交,在“早上好”“节日快乐”的问候间,完成了一次次绿色的传递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渗透。
从法治保障到教育播种,从旅游融入到多元传播,黑龙江正以多维度、多元化的探索,织就一张全民参与的古树名木保护网,让“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的理念在龙江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