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不老,岁月有声,曾经静默山野的千年古树,如今正焕发活力,变得可见、可触、可参与。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聚焦古树“保护+利用”,在查清古树的基础上,加强开发古树文创产品、打造古树主题旅游线路,让千年古树真正“活”起来、“火”出去。
摸清绿色家底 古树保护行稳致远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的珍贵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传承。
铜陵市为保护这些“活化石”,启动了第四次古树名木资源预普查。其中义安区、铜官区和郊区已率先完成第四次古树名木资源预普查工作,新统计古树227株,发现新增疑似古树18株。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共有946株,现存908株,其中一级古树8株、二级古树77株、三级古树818株、名木5株。古树清查为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古树保护工作真正行稳致远。
文创产品出圈 古树立意时尚传新
铜陵市以创意为媒,推出一系列古树主题文创产品,让保护理念真正看得见、带得走。
书签、钥匙扣、文创笔和明信片,造型简洁,握在手里就是流动的守护;以“千年银杏王”“杉木王”“御赐牡丹”为元素的冰箱贴,色彩明快,把古树的身影留在日常陪伴。它们不仅是一件文创,更是一种态度——让每个人都能随手“晒”出对古树的守护与热爱。古树由此走出山野,进入寻常生活,成为人人可参与、可传播的绿色时尚。
线路全景上线 古树之旅成为新宠
跟着古树去旅行,在铜陵一县三区邂逅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穿行于古树之路,串联起自然与人文的多样风景,让古树从山野深处走向公众视野,成为市民周边游和游客微度假的新选择。
义安区——人文古树之旅。相传,天门镇的“御赐牡丹”由宋仁宗赐予盛度大臣,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游客可细赏这株古老牡丹,感受花影间流淌的千年风华。漫步于秀美如画的凤凰山时,沿途的相思树静静伫立。在这里,曾留下革命先辈的身影,他们在树下驻足,爱情与革命信仰在心灵深处交汇,凝聚成对国家与人民的深情守护。
铜官区——古树休闲之旅。300年的古朴树诉说着乡村文化的历程,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与记忆;200年的皂荚树以洁白花朵点亮春季。在这里,古树与花朵相映成趣,成为游客远离喧嚣、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理想之地。
郊区——古树寻幽之旅。300年与110年树龄的古枫杨树默默伫立,见证了村庄的兴衰变迁;350年的古圆柏树依旧枝叶繁茂,仿佛在低语着岁月的痕迹。在这里,古树与村落相伴,带你触摸时光深处的宁静与温情。
枞阳县——生态探秘之旅。660年的古圆柏树与360年的古银杏树,屹立岁月长河,见证历史风霜。310年的古罗汉松仍枝干挺拔,叶色苍翠,充满勃勃生机。在这里,古树与风声相和,成为游客探寻生态奥秘的自然课堂。
下一步,铜陵市将依托第四次预普查成果,加快古树名木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一树一档、动态更新”;拓展古树文化传播路径,把古树故事融入城市地标、乡村旅游和科普教育,打造行得进、看得见、带得走的体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