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柏斌 报道 第二十三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2025亚洲国际热植展最近在昆明举办。来自中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80余家参展商,集中展示的龟背竹、花烛、彩叶芋、食虫植物、多肉植物等百余种热带植物五彩斑斓、争奇斗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绚丽而强烈的视觉盛宴。
叶色斑斓的彩叶芋
在展会上,形态各异的鹿角蕨作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吸引了大批热植爱好者围观、品鉴和选购。其中一株近三米的“皇冠”鹿角蕨标价9600元,成为观众争相拍照的打卡点。
更引人注目的是标价100万元的鹿角蕨、标价10万元的“胖夜龙”和标价25万元,仅有五片叶子的珍稀锦化龟背竹。据展商介绍,这盆标价25万元的龟背竹的“哥哥”是一株拥有11片叶子的同种龟背竹,在今年青州热植展上曾标价270万元。不过,目前价格已调整为每片叶片5万元。
如此高昂的价格,自然引发了观众对于商家是否存在炒作的质疑。
而受访商家面对质疑,普遍承认确实存在一定的炒作成分,但更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物以稀为贵”。一位展商向记者解释:“这些天价品种的极度稀缺性,使得拥有者掌握了绝对的定价权。从市场规律来看,这并不奇怪。”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天价热植的流转并非完全面向普通消费者,更多交易是在商家之间。一位参展商向记者透露:他在展会上售出了约14万元的热植,同时也在展会期间购入了26万元的其它热植品种。他说他花48800元购入的一盆竹芋,两个侧芽已分别以3万元全款和3万元预交定金被预订。他说:“相当于两个侧芽已经回本,自己还保留了一个顶芽,很爽。”
标价3000元的鹿角蕨
这种通过繁殖和销售侧芽来回笼资金的模式,在高端热植圈内并非个例。一位专注于鹿角蕨的老板指着一株壁挂式栽培的高冠型鹿角蕨表示:该株为非卖品,是他花5万块钱引种回来的。他说:“目前只出售由它繁育的‘孩子’(侧芽),母株须留着持续繁育后代。”
这种“留母售子”的策略,既保证了种源的延续和品质,也通过出售繁殖体获取了可观收益,体现了行业内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对于天价热植的未来走势,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极具特色的天价植物被商家购入后,一是通过杂交选育性状更奇特的新品种;二是通过组织培养(组培)技术进行规模化克隆繁殖。“随着组培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天价热植的价格必然会下降为普通消费者也拥有的‘普货’。”
受访商家提醒广大热植爱好者:消费者一定要理性消费,不必盲目追逐当下的天价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