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源三大体系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效能

2025年08月20日 10:25中国绿色时报周志艳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建强森林资源管护、灾害防治、产业发展三大体系,探索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新路径,实现强责与建制并行、增绿与兴业并举,切实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效能,筑牢生态屏障,推动全县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强资源管护体系,促进“天上看、地上护、网上管”三效合一。桃源县融合林草湿与国土“三调”数据,进一步厘清全县林草湿资源的范围、种类、数量、结构、分布,为建设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搭建林草湿资源综合监测评价数据系统提供依据,建立全县林业数字化“一张图”“一套数据库”,实现“以数管地、以图管林”。全县实行分级分区(片)负责制,共划分为377个森林资源管护网格,沅水国家湿地公园、国有林场、县城区单设网格,每个网格都明确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员、科技员“一长四员”,形成全面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护林管理体系。依托林长制组织体系,创新建立了全县森林资源管理问题月排查、自然保护地季度巡查长效工作机制,完善林业行政审批及日常监管机制。

建强灾害防治体系,赋能“科技网、法治网、安全网”三网联动。桃源县全面推进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依托县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综合运用卫星监测热点、无人机等先进技术,445个视频探头24小时实时监控135万亩森林资源面积,形成“空中巡查+地面巡护+定点监测”的立体化监护体系。建立“林长+检察长+警长”协同机制,建立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林业科技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创新实施“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的执法全过程培训模式,同时采取中央扶持、地方主导等方式筹措资金,打造国家级标准化林业站。推进林业与森林公安、检察院、法院协同配合,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以来,移送公安机关涉刑犯罪案件20宗,办结司法机关反向移送林业案件24宗,申请非诉执行案件3宗,实现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有效衔接。

建强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生态好、产业兴、林农富”三方共赢。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国家项目,全县每年实施营造林8万亩以上,结合“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五边”造林行动,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不断增加绿量,提升绿质。截至2024年末,全县林地面积405.45万亩,森林覆盖率57.22%,森林资源蓄积量1385.5万立方米。探索推广“龙头企业+村级组织+农户”林业产业开发模式,构建高标准新造示范及低产林改造产业带,打造了油茶、南竹、高山茶叶、黄桃等16个产业核心镇,48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促进群众增产增收。2024年,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6.47亿元,林农年增收3500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农户+基地”等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联合经营、利益联结机制,全县共流转林地21.8万亩。此外,推行林木采伐“简证便民”制度,补发沙坪镇林权证6648本。积极开展“湘林碳票”应用先行区试点,在天台山、牯牛山国有林场范围试点开发9876.75亩乔木林碳汇项目,2024年核发初始碳汇减排量38439.5吨二氧化碳当量,探索了零碳车间、司法碳票、“1元碳票”等“湘林碳票”多种应用场景,实现了林业生态价值市场化转化。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