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甜笋之乡”!保山昌宁甜龙竹种苗俏销拓宽苗农增收致富路

2024年08月20日 16:10园林网柏斌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依托丰富的竹资源,积极探寻竹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进一步延展产业链条。以育好“一节竹”、用好“一根竹”、做活“一片竹”为着力点,擦亮“中国甜笋之乡”的亮丽名片,全力达成“竹林美、竹业兴、竹农富”的产业发展目标,让小小甜龙竹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时下,正值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期,甜龙竹苗木销售进入销售旺季。在昌宁县勐统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育农辛勤劳作的身影。走进育苗大户李素钧的育苗基地,热火朝天的繁忙场景映入眼帘,十多位工人在细雨中,井然有序的将怒江州泸水市客户采购的竹苗搬运上车。李素钧告诉记者:该客户共采购6车2 万多株。“我们的甜龙竹苗成活率高、发笋快、产量高,很受客户欢迎,因此种苗供不应求。”李素钧说。

甜龙竹种苗采购商普才纯的说法如出一辙。他说:“我从2018年开始,就经常到重庆、广东、广西这些地方去销售昌宁的甜龙竹苗,非常好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保障种苗的质量和数量供应,李素钧从3月初就开始育苗,目前已育成的50余万株竹苗已陆续出圃。今年他向西双版纳恒龙国际农业有限公司供应用于育苗的保鲜竹节23 万余节。

在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一个个单体育苗大棚犹如一个个透明的“水晶宫”矗立在山洼之中,棚内的工人们有的培土、覆膜,有的育苗、浇水。2021年成立的该公司在勐统镇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市场”的模式,目前已建成优质甜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1000余亩,同时通过承包本地农户1200 亩竹林进行改良和抚育,扩大良种面积,带动当地群众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

公司总经理白中能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已培育国内竹类唯一的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竹苗9 万多株,预计以云南红河、广西贵港、广西南宁和海南的三亚、琼州、海口等地为主的竹苗销售收入将超过2000万元。竹苗主要销往云南红河、广西贵港、广西南宁、海南的三亚、琼州、海口。”云南生机湾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中能对竹产业的发展满怀信心。

昌宁县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适宜各类竹子生长,目前,昌宁县分布10属52种竹类,竹林面积达 14.93万亩,竹材蓄积量为13.31万吨,是我国甜龙竹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品质最优的地区之一。

为不断增强竹产业的发展后劲,带动竹农增收,该县与西南林业大学开展校地合作,2022年育成目前唯一的甜龙竹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并获国家级良种审定。该竹种鲜笋鲜甜可口、品质优良、是可以生食的“水果笋”。而“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优质甜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云甜 1号’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专家工作站”“国家林业草原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推广基地”等产业基地和科研站所先后在昌宁落地,则为全县竹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智力、技术支撑。目前,全县仅甜龙竹种植面积就达5.33万亩,年产鲜甜竹笋2.1万吨,产值超过1.3亿元,出圃甜龙竹苗130多万株,产值0.16亿元。2023年3月,昌宁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甜笋之乡”称号。

昌宁县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金阳受访时说:该县近年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发展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甜龙竹主产区勐统为先导,通过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外延和内涵,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昌宁甜龙竹产业已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

由于甜龙竹苗供不应求,因此育苗成为昌宁甜龙竹产区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全县培育甜龙竹苗木100多万株,预计可出圃竹苗200万株,实现产值2400 万元。

竹产业的蓬勃发展,在给竹农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8000 多人次的务工岗位,实现劳务收入 100 多万元。“我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没办法外出打工。在这里工作一天能挣 150 元工钱,一年能有 4 万多元的收入。公司用工需求大、离家又近,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昌宁县勐统镇勐统村望朗寨村民小组的村民字春文受访时说。


图为:扦插培植的竹苗

图为:甜龙竹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

图为:苗农在扦插培植竹苗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