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跨越65年的时代答卷

2024年05月13日 11:23中国绿色时报米何妙子

     65年,三代人,矢志不渝、薪火相传,他们始终倾情守护祖国北疆绿色林海,创造了连续65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绿色传奇。

  65年,一片林,驰而不息、只此青绿,他们始终默默奉献,将森林防火作为保生态的主引擎,成为全国森林防灭火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65年,一条心,众志成城、砥砺前行,他们始终保卫绿色家园的“精神坐标”,将青春与汗水洒遍热土,书写了不负韶华的奋斗篇章。

  这就是内蒙古森工集团得耳布尔森工公司。自1958年建局至今,几代务林人走过65年光阴,笃行不怠、接续奋斗,打造了北疆美丽富饶的新林区,并创下了连续65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纪录。

  预防为重 齐抓共管

  得耳布尔森工公司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北坡,地处森林草原接合部,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面对夏季干旱少雨、春秋两季风干物燥,地域火险等级程度分布差异大,植被类型复杂,易燃树种多等不利因素,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如何做到连续6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多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公司抓严抓细、严格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密切配合,使公司一次又一次经受住了极端天气增多、林情社情复杂、火源管理难度大的严峻考验。”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浩介绍,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公司从上至下有一整套比较健全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体系,有一支敢打硬仗、作风优良的专业、半专业森林防灭火队伍,以及属地政府、森林公安、各驻在单位的大力支持。

  “十年难育一棵树,星火能毁万顷林”。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森林消防队大队长李辉对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名“林二代”,李辉自2001年被分配到应急事务处后,在森林防灭火战线上一干就是23年。在火场上,他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快速扑火队员。在日常工作中,他是一名森林防火宣传员。

  “防”是重中之重。在长期的森林防火实践中,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创新走出了一条齐抓共管、压实责任的“防火特色路”。

  “我们‘点、线、面’结合,采取固定宣传与流动宣传、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不断扩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党总支书记王晓奕介绍,每年防火期,镇内有流动防火宣传车、林场有防火宣传栏、住户有防火公约、微信公众号有防火专题栏目。同时,在主要交通道口及全镇的醒目位置,设立了永久性防火宣传牌,保持宣传的常年化、常态化。重点时期还会举办战区防火动员大会、防火板报展、防火文艺小分队巡演等宣传活动。

  完善制度 压实责任

  翻看得耳布尔森工公司的森林防火成绩单,佳绩的取得,与其所下功夫之深、所做工作之细、所抓管理之严密不可分。

  清明节期间是森林火灾的易发时段。为确保森林安全,得耳布尔森工公司采取“3+2”管控模式,把清明节前三天、后两天也作为防火重要节点,采取严格管控措施。发动全部力量参与并落实责任,清明节期间做到每一个道口、坟头、墓地都有人看守,严禁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行为。

  在《得耳布尔林区关于防火期间加强坟头、墓地管理的通知》上,坟头墓地责任单位、具体工作要求等内容一目了然,还附有得耳布尔林区内坟墓的分布图。

  “每到清明节前,公司都召开森林防火工作部署会。详细制定工作方案、下发通知、明确重点监控部位、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工会主席李绍臣介绍,公司采取站山头、守坟头、看道口等方式,全天候进行蹲点式排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巡护力度,对祭祀人员进行跟踪管理,严格火源管控。同时向群众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

  今年清明节,走进得耳布尔镇日升超市,找不到祭祀的“纸钱”,取而代之的是五颜六色的花篮花束。超市老板赵桂香介绍,近几年,在得耳布尔森工公司的严格管理和广泛宣传下,老百姓森林防火意识明显提高,文明祭祀越来越流行。

  结合森林防灭火工作实际,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制定了预防、集结、扑救、撤离等几十项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充实完善,使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023年,公司制定了《得耳布尔森工公司森林防灭火工作管理办法》,为各战区、各单位明确了具体做法、固化了重点工作。对防灭火责任不落实、火源管理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彻底、行动迟缓延误战机的,严肃追究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责任。

  建强队伍 敢打敢拼

  1962年,得耳布尔森工公司护林防火办公室成立,设1名专职人员负责护林防火工作,配有一顶帐篷、一匹马。次年,人员增加到3人,配有两辆摩托车、一间办公室。

  1965年,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在各林场配备护林员,购进了30匹马。防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10人,初步形成护林防火体系。

  1977年,得耳布尔修建了两座木制瞭望塔,可以在高点观测林区的火线火情,扩大了森林火灾的防控视角。

  1985年春季,得耳布尔地区林、地、铁三大系统建立统一的防火指挥部,为区域性防火机构,实行企业领导负责制。防扑火专业队伍得到加强,防火办公室成为地区防火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

  1995年,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建立了3支扑火队伍,森林消防队30人、基干扑火队300人、群众性扑火队700人。

  2018年,得耳布尔森工公司狠抓扑火队伍建设。本着“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火当日灭”的理念,落实专业、半专业和基干扑火力量。

  ……

  以一群人的坚守,护一片林、一城人的平安。多年来,得耳布尔森工公司高度重视防扑火队伍建设。如今,18个管护站严把入山检查关口,20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32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3家矿山企业150人的扑火队伍严阵以待,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以水灭火中队、索滑降中队枕戈待旦。

  “得耳布尔人打火是出了名的。一旦发生火灾,大家都奋战在前线,火不灭饭都不吃。”71岁的祁孝伟是得耳布尔森工公司森林消防中队首任队长,说起扑火队的故事,他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得耳布尔人守护山林的担当精神薪火相传。2001年,21岁的刘桂峰来到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成为一名扑火队员。“森林消防队员很辛苦,我们每个队员身上都有伤,但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为了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刘桂峰把烟戒了。

  全民参与 群防群治

  今年春季森林防火期,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宣传股股长王连成走进得耳布尔小学六年级一班,为学生们讲解森林防灭火知识。

  为了让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得耳布尔森工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方式,制定了“八种教育”“四个重点”“五项措施”,将森林防火关口前移。

  “在预防上多花1元钱,在扑救上就能多节约100元钱。通过行之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营造了人人防火、平安人人的浓厚舆论氛围。”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副总经理周信昌说。

  在得耳布尔,森林防火是“总体战”。当地形成了森工公司、属地政府、铁路、电业、矿业等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民皆兵、自觉参与的森林防火格局。

  3月15日,得耳布尔林区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得耳布尔镇兴安神鹿园负责人湛海滨在《十户联保》协议上签下名字。湛海滨在森林中养鹿已有20多年,为做好防火工作,他还在园区安排了防火专职人员。

  距离得耳布尔镇区18公里的山东黄金选矿厂,场区内外挂满了“有备无患保平安 人人把好防火关”等防火宣传标语。

  选矿厂项目部办公室内,《火源管理制度》《2024年度森林防灭火安全培训计划》《2024年度扑救森林火灾方案》等规章制度摆满了整张桌子。选矿厂经理张威说,“这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森林防火意识比较淡薄,我们健全学习、扑救、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大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杜绝火灾隐患。”

  实施防火精细化管理的还有耳布尔林场。耳布尔林场生态功能区内有16个矿点,林场党支部书记陈光介绍,每年林场都与各矿山企业签订防火责任状,并要求矿山负责人与每个外来务工人员签订保证书,工作中也会摸排抽烟人群并列出清单,进行重点管理。

  从口口相传到约定俗成,再到严明的制度,得耳布尔全民动员抓森林防火,群防群治保生态安全。

  一片林、三代人,65年的坚持、65年的传承。时代浮沉,光影流转,得耳布尔人守护山林的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