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攻坚战春季攻势如火如荼

2024年04月17日 10:19中国绿色时报张仲举

      开春即开干,起步就冲刺。入春以来,三北工程续建项目全面开工,新建项目近六成陆续开工,呈现出“人努力、天帮忙、进展快、亮点多”的良好态势。目前,三北工程区已完成造林种草168万亩、工程固沙58万亩。

  高位推动持续升温

  三北工程区各级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接续采取一系列细化落实举措,高位推动攻坚战,攻坚热度持续升温。

  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发布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总林长令,对攻坚工作再部署、再加力。内蒙古和甘肃自我加压,总林长令分别提出全年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500万亩和造林种草治沙945万亩的目标。内蒙古把“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作为全区六大工程之一,建立省级领导包抓盟市工作机制,3月中旬自治区领导深入攻坚一线,靠前指挥、参战督战。新疆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写入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作为重点工作。

  攻坚战场亮点纷呈

  三北各地抢抓今春多场雨雪天气带来的好墒情,不负天时,不误林时,植绿兴绿。

  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临县段施工现场,植树队伍身系绳索攀爬在70度的陡坡上,攻坚沿黄101公里的石质山区造林。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沿岸,县县都有开工点,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北缘与南缘两条锁边林草带同时开工;鄂托克前旗组织3500余名干部职工,集中一周时间攻坚毛乌素沙地西南缘锁边带,压沙植绿1.4万亩;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下风口工程固沙现场,呈现万人压沙宏大场景;翁牛特旗3条总长76公里穿沙公路破土动工,持续拓展“以路治沙、依路致富”模式。陕西三北工程区组织干部群众掀起义务植树热潮,力争春季完成60%的任务。甘肃武威1.5万多名干部群众奋战在腾格里沙漠义务铺设草方格;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星罗棋布。新疆已完成造林28.72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86%;完成草原改良268.46万亩,占年度建设任务的一半。

  联防联治渐入佳境

  三北各地联防联治意识不断强化,携手治理由理念转向落地。

  内蒙古、辽宁达成共识,协同打造科尔沁沙地南缘长1044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的跨省区锁边林草带。

毛乌素沙地四省五市共同编制完成联防联治重点项目布局方案,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全部向边界和上下风口靠拢。陕西、甘肃在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华池、环县、吴起3县,共同谋划打造新时代西北地区“塞罕坝”。内蒙古阿拉善、宁夏中卫、甘肃民勤在腾格里沙漠省界处开工建设10.2万亩“工程固沙+人工种草”阻沙生态防线。内蒙古巴彦淖尔、阿拉善联手启动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甘肃张掖与酒泉、金昌签订《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将重点项目向全市亟须治理的9处风沙口集聚进行综合治理。

  生态产业深度融合

  三北各地将攻坚战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攻坚新动能。尤其光伏治沙有望成为林草新质生产力和创造新时代防治沙新奇迹的重要突破口。

  内蒙古出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进方案》,明确参与光伏发电的企业须按照1∶3的比例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今年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1320万千瓦,配套治理沙化土地230万亩。鄂尔多斯启动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项目,计划年内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95万亩。新疆引进央企拉开和田20万亩光伏治沙、且末20万千瓦、洛浦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的建设大幕。

  河北平山、井陉和灵寿等县区推广栽植连翘、酸枣等生态经济林约1.3万亩,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约2400个。山西打造全长1238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绿化串起了风景,聚集了人气,因地制宜栽植核桃、沙棘、花椒等生态经济树种,基地已初具规模,带活了当地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草场,发展沙漠农业和沙漠旅游业,总结推广“磴口模式”,形成生态光伏、肉苁蓉、酿酒葡萄等沙产业。陕西渭南重点发展沙漠旅游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沙苑景区2024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11.5万人次。甘肃白银引入社会资本以联合体方式,在沙化土地建设2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新疆沙雅引进治沙企业利用矿化度大于每升1克的浅层地下水种植梭梭2万余亩,接种肉苁蓉1.7万亩。

  改革创新破解难题

  三北各地针对工程建设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大胆探索,改革开路。

  内蒙古阿拉善采取“国字头设计公司+央企+地方企业”方式组建EPC联合体,有效化解了防沙治沙季节性强与资金到位晚的难题;锡林郭勒出台政策,明确可采用先建后补、以工代赈方式开展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53家(户)农牧民合作社已通过先建后补方式先行开工。甘肃白银积极探索“林草项目+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融资模式,推行“投资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运营”模式,实行“三年造、五年管”造林模式,8年后验收合格交政府统一管护。新疆组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科学施策防沙治沙,汛期和农闲期实施“错峰灌溉”保障防护林生态用水,千方百计破解林草生态用水难题。河北结合实际,探索推广“郝氏造林法”,成功破解了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特别是石灰岩区域干旱少雨、土壤贫瘠、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新栽植林木成活率超过9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