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光伏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经济效益稳中向好,为推进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陕西省林业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昝林森委员介绍。
2023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使用草原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出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选址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光伏方阵使用林草地不得改变地表形态、不破坏原生植被。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光伏项目“落地难”和当地政府“监管难”的现象,促进光伏发电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走访调研,我认为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规划布局不科学、协调机制不健全、建设风险大隐患多等问题。”昝林森说。
昝林森建议,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布局。注重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根据资源状况和立地条件分配建设任务,坚持先规划后布局,科学安排光伏项目新增用地规模、布局和开发时序,统筹兼顾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统筹兼顾,建立协调机制。以发展改革委牵头,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主管部门,规范项目规划、审批、建设、监管等环节管理,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光伏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综合治理。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区域生态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林地、草原及生态功能区域的占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探索应用“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等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破坏性小的光伏建设新工艺新技术新模式,推进光伏发展与生态保护修复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