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洱解锁林下绿富双赢新路子

2024年11月25日 15:40中国绿色时报王靖媛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2.5%,可用于林下种植的林地面积385.74万亩,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近年来,宁洱县按照“近期得利、远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长效发展”模式发展林下经济,解锁绿富双赢新路子。

科技引领,“小产业”实现大提升。宁洱县先行先试,创新良种良法技术,建立甜龙竹优良品种选育及快速繁殖试验示范基地30亩,培育“云甜1号”甜龙竹(国家级良种)、“曼歇1号”甜龙竹(曼歇坝新品种)优质种苗9万株(丛)。同时,搭建政校合作平台,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健全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林下经济科技服务体系。

招商引资,“小橄榄”创建“大品牌”。近年来,宁洱县持续招商引资,创品牌立标杆,把品牌建设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抓手。2022年,引进云野(云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23年1月正式投产以来,共收购野生滇橄榄鲜果4500余吨,实现工业产值约2100万元,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整合资源,“小茯苓”孕育大产业。宁洱县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品质把控,形成规模种植。2023年,合作社向成员户统一提供优质茯苓菌种150万袋,实现菌种100%自给自足,并节省菌种购买成本。合作社从菌种端的节本、提质、统一品种做起,不断扩大茯苓产业规模,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4万亩,年产值2240万元,实现“一社兴一业,一社富一方”。

绿色创新,“小模式”实现大发展。全县通过开展“林下+造林固碳”模式,提升固碳能力,开展“林下+抚育增汇”模式,提高森林质量。同时,探索“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林药精深加工”模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施2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增汇项目,森林抚育后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林果、林菜、林草、林菌、林花等林下经济作物,形成复合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森林质量提升与林下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共同推动“双碳”振兴。目前,全县已套种林下经济作物1300亩。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