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到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水土保持率提高至75%

2024年01月12日 09:19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111日发布。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意见要求,十四五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意见分为10章共33条,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提出细化举措,主要部署了以下重点任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

针对相关问题,意见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数字目标。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执法监管和保护修复,使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保持在315万平方公里以上。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

2035年,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

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达到25%左右。

2027年,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力争达标;到2035年,全国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2027,全国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90%83%左右,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基本建成。

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点位类水比例达到80%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2035年,国家公园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展现美丽山川勃勃生机。

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水土保持率提高至75%,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2035全国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8%,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