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的标志。
从县城出发,沿着群山间蜿蜒的柏油路驱车近一个小时,一个满是吊脚楼的村庄出现在雨雾缭绕的坝子上,坝子周围的田中,翠绿的海花草正在茁壮生长。这里就是国家林草局定点帮扶村、海花草种植专业村——紫林山村。
紫林山村平均海拔1412米,年平均气温13.9℃,年降水量1570毫米,全年云雾天气有200多天。低温高湿的气候环境,让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都十分低下,加之交通闭塞,增收途径有限。2015年,紫林山村2538人中有1068人属于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42%,属国家级特困村。
伴随着决战脱贫攻坚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战斗号角,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帮扶脱贫与防返贫监测,坚决完成中央定点帮扶任务,各职能部门、科研单位多次到村指导工作,自2015年起先后选派四任驻村第一书记来到紫林山村,充分发挥林草行业优势,接续奋斗,高质量发展海花草产业,使海花草成为当地各族群众的“致富草”。
张明吉(2015年派驻第一书记):一定要让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
“我以前认为自己对林业政策比较熟悉,还曾给地方提过发展规划建议,但驻村之后才发现,政策落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国家林业局选派紫林山村第一书记张明吉刚到村子就犯了难。
紫林山村大部区域位于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及都柳江源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超82%,满眼青山绿水,村民们却囊中羞涩。“一定要让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张明吉一次次走访、一遍遍问询,海花草渐渐进入了他的视野。
海花草,学名泥炭藓,又称水苔,适合生长在潮湿、高海拔的环境,应用范围广,可吸储其自身重量20—25倍的水,提取物可用于医药和食品保鲜。因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可制作军用急救包及代替药棉,还能用作蔬菜水果、花卉盆景的栽培基质,制作植物保鲜干燥剂和土壤改良剂。村内群众长期种植海花草,技术经验丰富。
经过与县林业局研究沟通,紫林山村利用中央财政湿地保护奖励资金,在全县率先实行湿地补偿机制,村民种植“泥炭藓”每亩可获得奖励资金500元。全村年产海花草可达500—800吨,每公斤能卖到10多元。
2016年,紫林山村被认定为“海花草种植专业村”。海花草产业就此启航。
曲佳(2017年派驻第一书记):啃掉扶贫“硬骨头”
扶贫先扶志。曲佳2017年8月来到紫林山村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很多村民没有主动求变的意识。
“开动员会时,有村民问,分钱吗?能不能直接拿钱?”曲佳说,很多村民认为扶贫是政府的事,“等靠要”心理普遍存在。“输血不如造血”,要想让农民富起来,必须从产业扶持上入手。
海花草产业优势初步显现,曲佳当年就带动了全村17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面积3000余亩,实现年产值250万元左右。此外,为了持续增强海花草的带动能力,他还联系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借助国家级专家团队的力量,对海花草的草苗培育、种植管理、采收保存、烘干压缩、打包运输、精深加工、产销对接和市场拓展等环节进行专题实验研究,让海花草产业走上了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让当地群众更多受益。
紫林山村村民吴良刚从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种植海花草后,全家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前种水稻,一年劳苦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种海花草后每亩可收入4000多元,全家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生活好多了。”
“通过改进海花草种植技术、设施和完善销售渠道,农民收入有望再增加。”曲佳信心十足。截至2017年底,全村建档立卡的1068名贫困人口中已有60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42%降至18.2%。
刘正祥(2019年派驻第一书记):高效标准化种植推广示范基地打开新局面
紫林山村的海花草种植发展已经逐步成型,海花草的提质增效和产品应用成为刘正祥的工作方向。
作为林业遗传育种学博士,刘正祥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深入研究水苔产业,积极探索畦上苗床种植水苔、畦间水沟种植水稻的栽培模式,创新提出“水苔+水稻”微套种范式,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土地生产力。
“以海花草产业为突破口,我们争取了国家林草局‘海花草产业化扶贫’‘水苔种质资源优选与示范应用’两个项目,通过实施提质增效系统工程,以项目建设带动引领海花草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刘正祥说。
他还积极对接安徽农业大学、福建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开展科技合作,探索海花草应用于花泥、菌类接种、育苗基质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拓展应用新方向、新领域。
100亩海花草种植示范基地也在紫林山村建成,开展品种的收集和适应性栽培、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种植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建设等研究。基地共试种12个品种的海花草,并在龙里、都匀等周边地区及东北、湖南、湖北等进行引种试种,以推动海花草品种改良,解决海花草种质退化、产业效率下降等问题。
王少锐(2022年派驻第一书记):激发海花草产业发展新动能,奋进攻占科研、技术、标准三高地
“海花草产业发展迅猛,紫林山村可利用土地已全部种植,村集体与群众积极拓展飞地种植,在增加面积的同时我们应对市场需求,发挥帮扶优势、源头优势对接科研单位与老百姓开展立体化种植实验,探索工业化生产海花草的实现路径,并且成立了海花草生产、加工标准制定专班,邀请科研院所、合作企业、乡土专家共同制定海花草产业初级标准。”王少锐介绍。
自开展帮扶以来,国家林草局持续投入产业发展资金600余万元,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加工、仓储车间,于2021年11月通过验收,2022年6月正式投产。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定制化设计、订单式生产的模式,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海花草产业链。
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不断增加湿地旗舰物种扩种、繁育附加值,提升国产海花草产品质量,王少锐先后向中国林科院申请启动了“水苔加工关键工艺与设备研究开发”“贵州独山水苔资源开发利用”“林下水苔种植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科研课题。经过科研攻关,逐步制定了海花草杂草防治、标准化栽培等种植技术初步规范,开发了海花草干燥、自动化连续压缩包装工艺等加工技术,试制成功了全国唯一的海花草连续压缩打包机,为海花草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90后”韦世贵是土生土长的紫林山村人,曾在深圳、浙江等地工作。2014年,他回到紫林山村,创办茶叶加工厂、种植海花草,投身乡村振兴。2019年,他当选为紫林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我曾外出务工,在看到都市繁华的同时,也感受到家乡贫穷落后的巨大差距,看到家乡因海花草等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反复思考后还是选择返乡创业建设家乡。”韦世贵介绍。
目前,村域内种植海花草面积已达3500余亩,飞地种植1500余亩,与社会资本合作签约可种植地块1000余亩,整体发展海花草种植面积超6000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海花草销售额239.39万元,农产品销售59.66万元,实现产业分红2.7万元,落实招商引资240万元。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建立的栽培示范基地和海花草加工生产线,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推动海花草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成为紫林山村极具活力的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