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第一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福建宁德召开,总结交流各地互花米草防治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互花米草防治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全国互花米草面积约100万亩,严重威胁我国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和沿海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多年来,沿海相关省份尝试了物理、化学、生物替代及综合防治等多种治理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但仍在入侵情况掌握、系统长期治理、协同治理机制、经费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短板。
会议指出,各地要以《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为统领,切实加强互花米草防治。要高度重视、编制好实施方案,科学防治、做好调查监测,防治结合、强化后期管控,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发挥专家作用、强化科技创新。要以林长制推进考核,实行清单化管理,落地上图,压实治理责任。争取尽快全面摸清互花米草分布现状、发展态势,建立全国互花米草本底数据库。
会议要求,要科学应用各种治理方法,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滩则滩原则,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治理成效。要建立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联动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国家林草局近期发布“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研发”应急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公告,鼓励开展互花米草治理关键技术攻关。国家林草局还将组建互花米草综合防治智库,开展集成攻关和协同研究。
目前,我国启动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防治重点区域是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广西等省份,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各省份清除率达90%以上。
会上,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5省(市)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