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余种特有、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湖北三峡坝区

2022年03月28日 09:32湖北省林业局

日前,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发布信息,已成功在湖北三峡坝区种植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共计1300余种约2.9万余株,其中人工繁育成功的有100多种。

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的前身系三峡苗圃中心。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黄桂云介绍说,自2007年建园以来,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一直坚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致力于将三峡坝区打造成国内较大、种类较多的长江流域珍稀植物园。为确保引种植物成活率,科研人员坚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相似的原则,将引种植物分别定植于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园和温室大棚及各专类园,指派专人管护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共建成了珍稀植物、蔷薇科、槭树科等8个专类园。研究所已人工繁育了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疏花水柏枝、丰都车前等。这些珍稀植物均已成功应用于三峡坝区生态修复和专类园建设。

推荐阅读:

新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发布

湖南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国家级规划教材《园林植物育种学(第2版)》出版

江西马头山开展兰科植物极小种群恢复实验

(来源:湖北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