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绿网千园”打造公园城市

2021年01月18日 10:18中国绿色时报祁军

中国绿色时报1月15日报道(通讯员 祁军)随着晨雾消散,成都迎来新的一年。

开园不久的武侯生态体育公园,富氧生态林碧绿葱茏、慢行绿道平整蜿蜒、运动设施类型齐全……67岁的张德禄刚刚跑完3000米。他就住在附近的小区,以前没地方锻炼,现在公园建成,每天都来跑跑步、打打球,生活很“巴适”。

武侯生态体育公园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中,成都立足呈现更多可阅读、可感知、可参与的场景业态,营造多元化体验生活场景和诗意栖居生态场景,通过各级绿道,串联全市1100多个公园,形成“绿网千园”的生态格局。

覆盖城乡的全域公园体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

为建设公园城市,成都编制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年)》,组建了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启动了“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和“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

经过近3年规划建设,成都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演进成了“示范区”,新建公园开园迎客、老旧公园旧貌换新颜……公园在城市的布局也从之前的点状分布逐步呈现出覆盖城乡的全域公园体系,“坐拥千园”的盛况让成都蝶变升级。

公园城市建设,改变的不仅是城市的空间形态,也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

每逢周末,在望江楼公园的婆娑竹影中,身着飘逸汉服的人们步履蹁跹,与红墙翠竹相映成画。在2020年的“竹韵望江”汉服节中,500多名汉服爱好者齐聚一堂,“汉服第一公园”的品牌进一步叫响。

对现在的成都人来说,公园已经不只是休闲喝茶、散步锻炼的场所,“拆围增景”“场景营城”让公园和周边社区无界融合,有触目可及的美丽图景、便捷可达的生态场景、唾手可得的绿色服务,还有插花培训、园艺讲座等主题沙龙和盆景展览、草坪森林婚礼等消费场景,市民在公园城市中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市绿脉串联生态生活空间

俯瞰成都,在星罗棋布的公园之间,一条条蜿蜒的绿道宛如彩练,将公园编织成网。规划全长19630公里、全球最长的天府绿道体系在城市里不断延伸。

2017年9月3日,伴随着锦城绿道首期工程的开工,天府绿道建设正式启动。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天府绿道总里程已达4408公里。

天府绿道体系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基本骨架,打造区域级、城区级和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锚定2021年大运会目标,构建“绿道环”、串联“公园链”、联通“河湖网”。

依托绿道设置生态廊道73条,串联生态区55个、绿带155个、公园139个、小游园323个、微绿地380个,增加开敞空间752万平方米;植入文旅体设施2600余个,建成“夜游锦江”等特色场景120余个,打造五岔子大桥等网红打卡点位260余个,引入锦书来等消费品牌100余个;举办各类文体旅商活动2100余次,吸引1500余万市民游客走进绿道,75%受访市民认为绿道服务设施完善、92%市民表示每月至少使用绿道设施一次。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成都在推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策略、营城路径、治理方式全方位变革中走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午后的街巷,冬日的阳光透过路边高壮的树木,路上有三两行人,老面馆冒出热腾腾的气,咖啡馆里偶有轻笑低语传出……武侯区七道堰街在老旧的街巷打造“回家的路”社区绿道,焕发出了“入则自然清幽、出则繁华拥簇”的崭新气息。

2020年,成都市规划建设了1000条“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构建起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在便利市民的同时,也传递着城市的温暖。

“十四五”将有更多生态福祉

为什么建设公园城市?

成都的答案始终如一: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城市的核心是人”理念,推动营城逻辑由“产城人”向“人城产”深刻转变,建设宜业宜居宜商服务于人的城市环境。

“十三五”期间,成都新增绿地面积3885万平方米,空气优良率较2015年提高20个百分点。成都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不只是一句口号。

刚刚闭幕的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大力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不断增强城市宜居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构建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新形态。打造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龙门山生态修复和龙泉山增绿增景,建成1万公里天府绿道和1000公里“天府蓝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

成都将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新范式。将开展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示范建设,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环境权益交易制度,加快建设“无废城市”,让公园城市成为新业态新模式策源之地,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消费场景和创新体验。

成都将营造崇尚自然、节约集约的城市新风尚。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超过60%,半小时通勤人口占比达45%。依托绿色开敞空间,每年举办1000场“公园城市荟·花重锦官城”文体活动、户外消费体验,确保“月月有赛事、天天有活动”。

推荐阅读:

彭州镇村绿化: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仪陇公园城市 让市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北方首个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实践项目落地青岛

公园城市 路在何方?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