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江苏省北部连云港市的南云台林场,群山环抱,四季绿荫,鸟语花香。面对这生态之美,林场职工都称赞他们有一个好场长——江尧凯。
江尧凯是土生土长的林场人,从小就与林业结下不解之缘,他当过兵,立过功,1995年转业时,放弃了优越的地方安置机会,毅然选择做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人。工作中,他时刻保持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军人本色。为了让荒山披绿,他扎根基层,一心扑在工作上,依靠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林场基层职工一步步走上了林场领导岗位。由于工作出色,江尧凯曾多次获得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4月南云台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
荣誉是对江尧凯20多年辛勤耕耘的肯定和褒奖,但同样也记载着他为之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南云台林场拥有森林面积3.5万亩,为了播撒绿色的希望,他担责履职。每年春季,江尧凯主动承担上山刨塘植树任务,一干就是15年。15年间,江尧凯参与植树面积累计达5200亩,每年都超额完成绿化任务。在担任林场绿化和森林防火突击队队长期间,江尧凯充分发挥“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军人作风。2013年,江尧凯利用在部队所学的消防技术,主动研发,把城市消防理念运用到绿化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中,利用山上的地形地貌高差,先后开挖30个蓄水塘坝,安装储水罐21个,埋设地下输水管道8000多米,安装消防栓40只,通过多次试验终获成功,为森林火灾的扑救和绿化抗旱提供了及时快速的用水条件,此举在江苏全省林业系统得到推广。
在担任南云台林场基层分场场长期间,江尧凯看到一些本地马尾松由于受到日本松干蚧及松材线虫病的侵蚀大片枯死,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年都要筹措几十万元用于病虫害防治,其中松材线虫治理是每年江苏省林业部门下达的一项硬任务。为全面抓好此项工作,江尧凯每年都邀请省林业专家现场诊断发病面积,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传播。在采取机械、人工喷洒农药等措施后,有效地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南云台林场现有百年以上古树名木220多株,占全市古树名木的65%。为保护连云港市这些珍贵的活化石,江尧凯每年都要和林场技术人员翻山越岭搞调研,摸清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并为古树名木制定一整套管理方案和档案,实行定人包片管理,对古树受虫害较重出现的树洞,他通过多次试验,用木屑加农药等方法进行堵塞,再加药物水泥封口,终获成功,这种方法使4株濒临死亡的千年古树获得新生。
在从事其他林业生产工作中,为增加职工收入,江尧凯带领职工搞林下经济,上山垒梯田、建茶园。几年来,已发展茶田2200多亩,仅此一项职工年人均收入就增加1万多元。同时,由江尧凯监督指导生产的南云台林场高山云雾茶连续8年获江苏省“陆羽杯”特等奖、2019年北京世界园博会江苏十佳名茶、连云港市名牌产品等殊荣。
随着连云港市大花果山景区建设拉开序幕,南云台林场因生态优美,已正式迈上景区大旅游的快车道。江尧凯表示,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出南云台林场更加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