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贵州,既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扶贫的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治石与治穷共赢”的石漠化防治理念,探索出林业建设、产业带动、科技支撑等三种主要治理模式,向“地球癌症”宣战。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在“绿水青山”中实现“金山银山”的同时,努力通过“金山银山”建设更好的“绿水青山”。
据贵州省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47.01万公顷,比2011年减少55.37万公顷,面积减少率为18.31%,年均减少面积11.07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3.66%。
全省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危害不断减轻,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青山更绿,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得到有效保护。
打好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不松懈,贵州重点以石漠化、矿山修复等综合治理策略,将“治山”与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相结合,逐步实现生态与效益共赢。
2019年,完成营造林5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720平方公里。
治理石漠化的同时,有效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201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95%。全省以竹、油茶、花椒、皂角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944.39万亩,产值达118.35亿元。特色林业产业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达23.24万个,带动280.67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23.57万人。全省参与经营林下经济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达1.4万余个,项目覆盖贫困人口48.9万人,带动人均增收近千元。
种树!种出绿色满山间
苍松如海,连峰际天。
6月2日,海拔2300多米的赫章县海雀村村委会广场上,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与群众积极探讨产业发展方向。
“万亩林海就是海雀村的财富,我们要打好生态牌,保护好这片林海。”文正友说。
难以想象,上世纪80年代前,还是连年水打沙壅的生态灾变的海雀村,如今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吃上了生态饭。从人均收入33元提高到2019年的10611元,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44.3%下降到2020年的1%。
1987年,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领乡亲们上山种树,种绿了30多个“和尚坡”。33年的传承与坚守,海雀村从以前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现在的万亩林海。如今,全村林地面积达13400亩,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5%上升到了现在的70.4%,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绿色财富。
毕节,一个曾经被视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4.9%,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而现在,赫章县海雀村从昔日的“苦甲天下”,随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实施,写下了万亩荒山变林海的“海雀奇迹”,毕节也实现了56.13%的森林覆盖率,先后被列为“长江经济带试点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成为花海毕节的“绿色传奇”。
曾被称为“石漠化王国”的安顺,同样面临过生态环境恶劣的伤痛。
地处麻山腹地、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是贵州省内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区域贫困的典型。
2014年,贵州省对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具备新型工业化发展条件的紫云等10个县取消GDP考核指标,考核由地区生产总值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
考核取消后,紫云积极调整思路,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0.53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2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8.68%下降到3.58%。
大山重新披上绿色,守得青山见金山。森林覆盖率达67.12%的紫云,正持续推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山上种油茶、林间养蜂忙、林下菌菇香、林内蛋鸡跃……
生态攻坚,擦亮大山底色。近年来,全省不断推进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岩溶地区林草植被、提高工程投资标准、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继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积极争取将严重石漠化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多措并举,为一座座大山披上绿装,焕发新的生机。
种树!种出绿色新方向
“我们这个示范园区最大的特点是全省唯一一个在工矿废弃地上建设起来的省级高效农业园区。”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生态治理项目负责人戴志东介绍。
近日,记者走进毕节市金沙县新化乡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五颜六色的格桑花。茶叶、辣椒、精品水果、蔬菜、食用菌……多元化生态产业在曾经废弃的露天矿山上茁壮成长。
数年前,这里是地表坍塌、山体开裂的化竹煤矿。许多区域寸草不生,地表裸露,地质灾害频发。
守住生态红线,贵州把金沙县新化乡化竹煤矿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纳入全省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工作项目,以技术助力,开启荒山“点绿之术”。
矿山修复治理难度高,工程量浩大。金沙县科学编制了《金沙县化竹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环境治理设计方案》。同时,积极与高校、科技公司、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交流。引进无人机航测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全力确保修复施工安全,杜绝次生地质灾害。
科学恢复土壤健康,运用先进ETS土壤改良技术,降低矿区土壤金属含量,以达到种植条件和绿色安全食用标准。同时,充分利用整治出来的土地,投资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对农业园区实施规划与开发。
2018年,化竹煤矿治理工程被列为市级农业示范园区。为打开矿山复绿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新路,该园区积极发展茶叶、辣椒、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同年,园区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取得省农业部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证书》。2019年,园区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黑”转“绿”,矿区农户搭上“脱贫快车”。截至目前,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69.916公顷。
“煤矿搞坏了,环境污染了,地也废了,活路在哪里?”以前,新龙村的贫困户陈勇松总望着自家5亩寸草不生的土地不住地叹息。和陈勇松一样犯愁的还有许多不能外出就业的劳动能力弱的群众。
新龙村是矿山治理项目核心区,得知乡里要整治矿山,陈勇松第一时间报名把自家土地流传出去统一治理。产业园区投产后,优先安排当地贫困户、老弱残以及妇女就业。如今,陈勇松成了园区的长期管理员,除了每月3000元的工资和津贴,园区还负责食宿。家里的土房换成了楼房,今年他盘算着再修一层。
“园区已累计投入资金达5000多万元,用于土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食用菌种植与销售、牛产业的牧草种植、经果林种植和管护,以及茶叶、蔬菜等种植。”戴志东介绍。
目前,新化乡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已完成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从去年开始,逐步产生效益,食用菌和水产品产值达100多万元。今年,园区果树开始大面积挂果。园区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360多人,平均每年发放劳务费达200多万元。
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该园区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发展效益按6:3:1的比例进行分红。自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启动后,实现了“变废弃资源为绿色资产”“变关闭矿区为农业园区”“变贫困农户为园区工人”等“三变”改革,矿区得到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种树!种出绿色好幸福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在多年的石漠化生态治理过程中,贵州不断因地制宜,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效益”两手抓,走出了一条“治石”与“治贫”协调发展新路子。
绝处逢生,点石成金。这对黔西南州贞丰县北盘江镇银洞湾村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95%以上的面积都是石漠化严重的荒山顽石,用当地人的话来形容就是“杂草都懒得在这里扎根”。
如今的银洞湾村,从10亩到80亩不等,全村332户人家都种植有花椒,全村种植规模近16000亩。石山上不仅盖满了绿,绿枝上还挂满了金果果。花椒根深耐旱,石旮旯里种花椒,保持了水土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喀斯特地区的“花椒经济”开始助力脱贫。
贞丰县地处珠江上游北盘江畔,属于滇黔桂岩溶石漠化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近年来,贞丰县抢抓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机遇,积极有效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产业扶贫多措并举,培育了花椒等一批特色林业产业,助力生态扶贫。
花椒治理石漠化实践,闻名全国的还有“顶坛模式”。地处北盘江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带的贞丰县顶坛片区,举目四望都是石漠化严重的荒山荒坡。上世纪末,贞丰县率先种植花椒“治石”,如今,石旮旯成为了“绿色银行”,“顶坛花椒”也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产业名片。
双效共赢,点石成金,黔南州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近日,黔南州平塘县牙舟镇边兰村的陈应平正忙着采收石头山上开出的小黄花。这种小黄花叫叠鞘石斛,而种植叠鞘石斛正是平塘县牙舟镇的“治石”新招。
为盘活荒山产业,打起石头的主意。2017年,牙舟镇实地勘察,结合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引进叠鞘石斛产业,让石头开花,大力发展石头上的产业。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公司聘用贫困户务工,每人日工资100元,直接带动160人就业。2018年,利益联结120户426人,共计分红12万元。2019年利益联结413户,共计分红44万元。
近年来,平塘县通过发展茶、无患子、皇竹草、叠鞘石斛等产业,精准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将石山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治理和脱贫成效双赢。
珍视自然,守望绿色。在石漠化治理和矿山修复治理实践中,贵州因地制宜,在陡坡耕地上种植茶叶及核桃、油茶等经果林,发展林下经济、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型产业……不断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林业产业、特色林业以及“林业+”模式产业的生态和效益双重功效,探索“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的绿色贵州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