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锐评)
在提升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定能提高全面小康的成色。
你好,2020!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我们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近在眼前。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在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其中之一。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到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从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从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到森林覆盖率……一系列硬指标清晰明确,着力补齐突出短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近几年,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出力道空前组合拳,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天越来越蓝了,山越来越绿了,水越来越清了,中华大地的“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美丽中国”的目标渐行渐近。
经过艰苦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改善。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还有不少攻坚战要打,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怎么干?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是绕不开的一道重要关口,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咬紧牙关闯关夺隘。特别是要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取得实实在在的战果。“力度不减”绝不意味着不分青红皂白地蛮干,要加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避免“一刀切”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努力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兼得,在提升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定能提高全面小康的成色,中华民族定能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