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三业”工程让美丽风景变美丽“钱”景

2020年10月26日 13:17四川日报米方

四川,扼守长江和黄河上游,林草业的要义在于筑牢生态屏障,永葆两江清水东流;四川,林草资源密集区与脱贫攻坚区高度重合,现实赋予林草业的另一使命是,兑现“绿色银行”,让生态守护者走上脱贫致富路。

近年来,省林草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实施生态产业、生态创业、生态就业的“三业”工程,走出了一条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共赢的生态脱贫之路。

到今年底,我省贫困地区主体生态治理任务将基本完成,森林、草地和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与此同时,生态助推脱贫成效明显,仅退耕还林一项,就累计助力260余万人口摘穷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资源优势尽发挥 生态产业种出“摇钱树”

温润清雅,水墨韵味。走进沐川,扑面而来的是一望无际的绿。“山上有竹林、林下有草、草里养鸡,一林生多‘金’,收入轻松过万元。”作为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沐川不搞大开发,靠着一片片竹林,找到了脱贫的“金钥匙”。目前该县已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80万亩,3.8万余户竹农受益,年创收超过1.5亿元,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

选准产业,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在大凉山,核桃是脱贫致富“金果果”,全州超过90%的贫困村都发展了核桃产业,48.6万贫困人口靠核桃脱贫;在秦巴山区的华蓥,油樟成为产业脱贫的引擎,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和投工投劳,户均年增收突破两万元;在乌蒙山区的兴文,依托竹海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贡献GDP约5000万元。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以林草产业为核心,四川生态产业不断升级,在加工、旅游、康养、文化等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产业链,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大熊猫和森林、草原、湿地、花卉等资源,四川逐步建立并形成了以大熊猫生态旅游业为旗舰,以木材、木本油料、森林药材、林下种养、花卉苗木、竹子、草原、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10大产业为支撑的“1+10”特色生态产业。

目前,四川已建成竹子、核桃、木质原料林等现代林草产业基地1亿多亩。朝天核桃、青神竹编、宜宾纸业、全友家私等一批“川字号”林产品牌享誉国内外。特别是通过实施“大熊猫+”行动,2019年全省大熊猫旅游线路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直接收入1144亿元,带动社会收入2750亿元,50个贫困县受益。

搭建“三区”大平台 生态创业打开致富门

碧空如洗,白云缭绕。深秋的川西高原,成为游客打卡的胜地。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甘孜州雅江县西俄洛乡康巴汉子村支部书记阿格勒布忙得不可开交:村民新开了客栈,他要帮着买被褥;游客多了,他还得忙着为车辆引路。

几年前,康巴汉子村还是另一番景象。由于远离交通主干线,虽然山水开阔、风景优美,但藏于深山人未识。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这里的人们也一直过着闭塞的生活。坐拥绿水青山,但并未因此收获“金山银山”,“看着美景喝稀饭”。

这样的现象在我省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我省现有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519处,大多地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迫切需要融合推进保护与发展。

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康巴汉子村”涌现出来,一批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小镇、森林人家、藏家乐等项目快速发展。这些项目的从业者,有下乡的城市资本,更多还是当地的普通村民。由于缺乏系统规划、政策引导等因素,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稍有差池还会触碰红线,损害生态平衡。

“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让城乡资本、林农创业者都能找到生存发展的土壤。”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优质景区、入口社区、产业园区三大平台,大众生态创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依托优质景区促创业,卧龙镇、耿达镇依托卧龙自然保护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农业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

打造入口社区促创业,青川县清溪镇阴平村依托唐家河保护区发展民宿、养蜂、旅游等生态产业,农户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

做实产业园区促创业,广元市朝天核桃园区建成核心示范基地20万亩,入驻加工企业6家,带动农民年人均核桃收入6000元以上。

统筹增绿与增收 生态就业走上增收路

林草业具有进入门槛较低、劳动密集等特点,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开展大众生态创业将有效带动就业。

19年前,达州市开江人何世勤辞去公职,在开江的一片贫瘠山丘上开荒创业种植油橄榄,10余年间,何世勤将这片荒山野岭塑造成绿色的海洋,而山林则回馈给他和乡亲们一个财富的故事。位于开江县永兴镇门坎坡村的万亩中华橄榄园,带动周边7000余群众增收致富。

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引导就业。我省不断扩大公益岗位、持续实施生态工程,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可持续就业增收。

当上护林员,脱贫有劲头。巴中市通江县山村七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况有胜是当地的护林员,“看护山林有收入,能脱贫,还能照顾父母和儿子。”他退耕还林种了1.8亩青花椒,还能再领一份国家补助,一家人已成功脱贫。

2016年以来,我省累计安排生态护林员资金共计16.5575亿元,8.18万名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人均获得劳务报酬近6100元。退耕还林实施20年来,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累计补助贫困地区近280亿元,惠及贫困人口583.6万人,减贫263.9万人,帮助贫困地区300余万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拓展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还织牢了生态脆弱区保护网。

参加合作社,脱贫有盼头。2018年,我省推行造林合作社扶贫模式,规定全省88个贫困县各类政府投资造林绿化项目原则上全部由造林合作社承接。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工程项目,既能获得劳务收入,又能守护绿色家园。全省已发展造林合作社1317个,直接带动1.5万人实现脱贫。

推荐阅读:

江苏:泰州斥资599.2亿元实施生态工程项目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