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湖湿地水治理项目已经全面展开,为什么要进行水生态治理?以何种方式进行?治理后会给洋湖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昨日记者走进了洋湖湿地水治理项目的现场。
蓝天下的洋湖风景美如画,阳光洒在碧波上随风闪耀,水鸟在湖间自在翱翔,记者来到已经进行水生态治理的湖区,俯身望去,湖水清澈见底,水草在湖底轻轻摇曳。
为什么要进行水治理?施工单位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总监彭正飞举了一个例子:“一瓶打开的矿泉水在夏天放置几天后不会发臭,而加了洗衣粉的水却经不住相同时间的考验,这是因为加入洗衣粉的水体磷超标出现富营养化,滋生大量藻类导致水体变质。”作为没有河流来水的市内湖泊,洋湖重要的补给水源是来自洋湖再生水厂的中水,中水由于总磷、总氮等指标高,如果不及时进行提标,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水体变臭。
对比尚未进行治理的水域,记者发现已经治理的湖区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看到鱼群在水草中嬉戏。彭正飞介绍,让湖水清澈见底的秘诀正是那水草。
“现在我们看到的水草叫矮型苦草,它能够从水体里快速吸收氮、磷等物质”,彭正飞介绍道,在水生态治理过程中,种植沉水植物是构建水下生态系统的关键一步。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能够降低悬浮颗粒物,促进水体中磷钙化、沉淀,这就让湖泊从浊水状态转变成清水状态。
“水质变好了,鱼就来了,后期我们还会投放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完善生物链,生态结构调整及优化工作。”彭正飞很满意现在的治理结果:“水变清澈,是我们肉眼可见的,但其实水中一些元素的变化才是最显著的。经过测量,已经治理的水域水质从准四类优化到了准三类,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据了解,洋湖湿地公园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湿地水环境治理工作,项目总投资9千余万元,目标完成湿地公园106万平方水域水生态修复工作,截至7月底,累计已完成70万平方水域治理工作,水生态施工预计10月底完成全部建设,其他辅助土建施工预计11月全部完成,12月底完成项目建设。
记者了解到,项目以生态修复为主,其他手段为辅,通过对再生水厂尾水的分水配水、雨水管口湿地处理,将构建“草型清水态”自净系统,形成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长效保持机制。先导城投湿地公园水环境整治项目现场代表鄢毅表示,“洋湖湿地公园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综合整治工程将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提升生态资源质量,增强周边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同时还降低了流域的治水成本,减少水资源消耗,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创造了机会和空间。”
推荐阅读: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