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隐形堡垒

2019年08月27日 10:29中国社会科学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发展战略与当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怎样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如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认为,关键在于生态人格的培育与塑造。

生态人格的含义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整个世界都在探究生态危机的社会和文化根源,都在寻找缓解或根治生态危机的方法与途径。在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诸多观念中,将其归咎于人口急剧膨胀、“唯发展论”的经济模式与自然资源有限等外部因素颇具代表性。殊不知,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人类自身。正如拉兹洛所言:“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着我们向更好的未来进化。”也就是说,生态危机与人的生存方式、认知模式和思想观念等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价值理性反思、批判功能的丧失有着密切关系。因而,缓解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于培育与塑造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格形态。

人格是一个跨学科、含义丰富的概念综合体,它内省为精神素质,外显为行为实践,是人在道德上区别于动物的规定性。生态人格作为一般人格的特殊形式,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生态理念和生态实践等。具体而言,生态人格的特征如下:第一,生态人格要求生态主体必须拥有丰富的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知识,具有自觉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生态智慧,并以此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生态人格将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类拓展到了整个自然界,消除了自然的他者性,不再将自然当成人之外的甚至是与人相竞争的存在,而是将其内在地化为与人同生息、共繁荣的存在。第三,生态人格要求生态主体具有感受自然生态之美的特殊审美意识和能力,并不断培育生态审美情感。第四,生态人格不能只是内在性的,而是必须外化为生态实践,即以生态环境的原理和规律作为依据,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价值目标,以人的适度需求作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实践。

生态人格塑造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最新形态。它是在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以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旨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及长远发展的目标。因而,生态文明的建设必然要以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为基础,从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精神诉求等方面形塑与之相符的人格形态。

第一,生态人格的塑造是缓解当下生态危机的时代要求。人们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而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转变人的思维方式,并创新规范人的行为方式的伦理学范式。生态人格始终面向人的生存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生态人格主体不再把自然视为单向度地征服、利用与索取的对象,而是认为双方之间存在一种宏大意义上的道德关系,主张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恪守一种道德关怀和伦理关爱。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不是存在的主人,只是看护者。人类不能逾越自己看护者的本真角色,而应努力修复和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培育与重塑人类对待自然的亲和之心与审美之情,以减缓当下人与自然之间紧张的生态关系。可以说,生态人格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涉着人与自然关系重构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

第二,生态人格的塑造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人首先是自然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换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从这个层面上说,人本身蕴含着一种生态性。然而,近代以来,人的主体性无限扩张,为满足自身无限的物欲而压榨、掠夺自然,造成了人与自然的断裂。从人性角度来看,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性危机,正是由于人性中生态部分的缺失导致了生态危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性全面复归,生态危机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塑造生态人格的途径 

由于生态人格的缺失,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没有将道德关怀和伦理关爱施予自然,反而张扬了其征服、奴役的暴戾品性,致使自然在人类的蹂躏与践踏下犹如沉默的羔羊。因而,要修复人与自然的本初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人格的塑造是重要内容。

首先,生态人格的塑造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生态人格作为与当代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人格样式,必然要求人们拥有丰富的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科学技术兼具生产力和破坏力双重属性,虽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但也同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这些弊端和不足必须通过弘扬人文精神来解决,即将人文关怀的视野拓展到整个自然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道德伦理的思考中。因此,就塑造生态人格而言,并非要求人们抛弃科学精神,而是要把科学精神内蕴于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精神,能够把求真和求善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科学朝着人文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

其次,生态人格的塑造要将他律与自律统一起来。为了有效应对和解决生态问题,世界各国普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规范来约束和纠正人们的非生态行为。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法律他律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迈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但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法律他律存在的不足,必须要用道德自律来补充。这是因为,各种生态问题及危机的出现固然与法律他律的不足有关,但也与人们道德自律的缺失是分不开的。因此,塑造和培育生态人格,不仅需要我们在法律制度层面加强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和约束,而且还需要促使人们在道德层面自觉养成自律精神,由外在导向转化为内在导向,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自觉树立生态善恶观、生态责任观以及生态正义观等。

最后,生态人格的塑造要将知行统一起来。人们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觉悟不能存留在理论和观念层面,而要付诸实践与行动,要在生活方式与行为上达到生态自律。生态行为要求人们在生态环境问题面前,充分认识到生态系统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制约性,变被动为主动,自觉以生态学原理作为基础,尊重生态规律,主动优化对环境施加影响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生态控制。在物质生产中,注重通过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平衡确保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绿色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因其超越性、审美性及低消耗性,不仅有利于生态人格的形成,而且能使人在生态系统平衡的大环境中诗意地生存。

总的来说,生态文明建设若忽视人类自身发展这一维度,忽略生态人格的培育与塑造,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将变得虚无缥缈,甚至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失去主体与动力。因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育生态意识与审美情怀,秉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发挥生态人格的隐形堡垒作用,是共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

推荐阅读:

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海智慧创造青海经验

陕西宁陕:昔日伐木今日护林 打出“四张牌”释放生态红利

河北定州:打造北方“三最”生态型苗木基地

财政部部长刘昆:加大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