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石漠化监测中心对贵州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47.01万公顷,与2011年底的302.38万公顷相比,减少55.37万公顷。贵州石漠化土地面积和石漠化程度实现持续减少、减轻,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贵州为石漠化治理提供的“样本”进入国际视野,并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获点赞。
这是贵州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成果,也是贵州大力实施林业生态扶贫工程的成效。
而占据全省石漠化面积28%,堪称石漠化“重灾区”的黔南,在“贵州样本”里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用一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答卷,凸显了石漠化治理的示范作用。
造物主对人类的考验是从生存开始的。
在黔南大地苍茫的喀斯特王国里,是山连着山,石压着石,被国外专家断定为“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石漠化山区。
千百年来,生活在石山区的人们,与苍山对峙,与穷困打拼,艰难地繁衍生息。
改变,源自勤劳和智慧。
山区群众在上山砍树,开山炸石的“靠山吃山”里,尝到了“穷山恶水”的苦果。穷则思变,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他们不再砍树去种树、不卖石头卖风景、卖产品,同样“靠山吃山”,却尝到了“金山银山”的甜头。
在石漠化治理上,黔南的做法算是“独辟蹊径”。
在黔南,94%的国土面积属石漠化片区,占全省石漠化片区土地面积的28%,堪称石漠化的“重灾区”。面对石多土少、生态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发展基础差的现实难题,黔南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牢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建“网”、种“绿”、育“业”、强“管”的治理思路,突出“5个2”治理方式,同时打响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出路”,将荒山石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全面推进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以茶叶、刺梨、果树、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生态产业,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绿色红利,护了绿水青山的同时,富了一方百姓。
依靠“美丽”告别“贫困”,“贵州样本”中,黔南“示范”可复制、可借鉴、可操作。
夯基础 强补发展短板
石漠化地区地表裂缝众多,水土流失严重,即便是“天无三日晴”还是“有水难存”,雨水直接从石头缝隙流入地下。“地无三里平”也是贫困群众长期以来面临的现实难题。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黔南不断强化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解决石漠化片区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难、出行难问题。
今年1月,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凤山水库正式开工,黔南将结束无大型水库供水的历史。据了解,全州累计建成中小型水库292座、引提水工程4419处,供水能力从10.97亿立方米提高到13.3亿立方米,初步形成“丰枯互济、互联互通”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工程性缺水难题逐年缓解。
由于地形破碎、山高水低、人居分散,农村饮水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工程运行管护贵、管护难的问题。黔南将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向周边农村延伸覆盖,对不能延伸覆盖的“边、散、小”区域,因地制宜就近寻找稳定水源分类解决,能引则引、能蓄则蓄、能提则提,保障边远深山区、石山区散居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全州累计解决3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6月底前将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全覆盖。
水到了家门口,管护却一直是短板。贵定县云雾镇谷丰村的贫困户罗雍元被聘请为水管员,负责巡查村上的小型水利设施安全和管护村上的基础设施。贫困户任水管员,不仅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也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有了着落。
为此,黔南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解决长期以来责任落实不明晰问题,建立了500人及以上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由供水企业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占全州农村人口15%的5000多处“边、散、小”工程委托村委会负责管护并实行财政补贴的总体管护格局,促进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近年来,黔南相继建成了贵广高铁,三荔、荔榕等高速公路,全州高速公路通车历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目标,形成了“外联顺畅、内联快捷”的现代交通立体网络体系。
守底线 筑牢生态屏障
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黔南严管生态红线,强化培育保护,给自然多“种绿”,给生态多“留白”,牢牢守住林地保有量、森林面积保有量、森林积蓄等九条林业生态红线,着力绘就石漠化片区脱贫攻坚生态底色。
先后启动实施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以新一轮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为抓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完成造林绿化484万亩,森林抚育14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52.5%增加到2018年的64.2%。持续推进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加强重点生态区域管理,划定生态红线管控区域面积1467万亩,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7.34%。
去年6月1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天然林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黔南天然林保护已进入法制化轨道,为规范天然林保护管理和利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天然林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制保障。全州1560万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持续恶化向逐步改善转变,林区经济由举步维艰向全面发展转变。
通过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全州496条河流、307座水库设立了五级河长2157名,在全省创新出台“一河一策”实施意见、河长制工作“派工单”管理暂行办法两项制度,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58个,治理水土流失321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从历史最高的9162平方公里降至5950平方公里。
走新路 荒山“点绿成金”
在贵定县沿山农林科技产业园区,登上万亩刺梨基地的最高处,放眼望去,恰逢刺梨花开红艳艳。
黔南的“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不仅涵养了绿水青山,更是培育了金山银山。
黔南以313个500亩坝区农业结构调整为阵地,15度以下坡耕地改种蔬菜、草本中药材等高效作物,15-25度坡耕地改种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这是黔南优化山地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思路。
全州培育了都匀毛尖、龙里刺梨、长顺高钙苹果、罗甸火龙果、福泉金谷福梨、贵定酥李、三都葡萄、荔波蜜柚、独山无患子等林业生态产品品牌。其中,茶产业种植面积达161.8万亩,刺梨种植面积60万亩,林业综合产值达385亿元,全州农村人口特色经果林收入已由2010年的人均467元增加到人均938元,经济林发展已成为巩固石漠化片区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生态补偿脱贫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以来,投入11.57亿元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21.4万农户、75.55万人受益,其中涉及贫困户40335户,18.14万人;年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2564.89万元,33.98万农户、146.39万人受益,其中涉及贫困户7.03户,28.44万人;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聘请1207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作为生态护林员,成为全省名额指标最多的地区。去年7月,州人保财险等保险公司为全州12078名生态护林员捐赠了“贵州省护林员意外伤害保险及见义勇为险”保费,建立起生态护林员风险转移和保障机制。
育“两业” 增绿增收斩穷根
解决石漠化片区群众生存问题,“挪穷窝”是最直接的手段。为了确保“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黔南着力优化“产业”和“就业”两种业态。
在罗甸县城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学府家园社区,记者见到了来自红水河镇冗袍村冗瓦组的搬迁群众李小花,“之前还很犹豫,哪晓得刚搬来不到一个星期就找到工作了,每个月2000块工资,一天工作八小时,工作地点就在社区里面。”据了解,学府家园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人岗匹配,成功引导160多名搬迁群众从事保洁、保安、泥水工、建筑工等工作,实现了就近就业。
按照确保每户1人以上就业目标,我州从“七个一批”就业入手,开展就业培训3.46万人次,挖掘园区企业、建筑工地等就业岗位34113个。并在安置点周边流转土地开设“微田园”、产业基地等,为搬迁群众提供生产场地和解决“菜篮子”基本需求。
对于未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区域,全州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大力发展茶叶、蔬果、食用菌、中药材、生态家禽等主导产业,培育“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农业产业覆盖贫困人口达21万户,人均增收1216元。通过农业龙头带动贫困户达2.6万户8.99万人,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985元。
同时,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和农民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州共有12.6万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签订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量化入股折资达10.45亿元,带动贫困户获经营性收入1.74亿元。
推荐阅读:
(来源:黔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