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7日消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南京鸡鸣寺赏樱,连云港桃花涧鉴桃,大丰游郁金香花海,慢城高淳没入油菜花田……江苏赏花地图日日更新,追花人熙来攘往。
梅花、樱花、桃花、杜鹃花、兰花、郁金香、海棠、油菜花、梨花……观潮君梳理发现,诸多“春花”已经进入花期,江苏各地均有赏花佳地,已经形成覆盖从早春到初夏100天左右的20多个春花旅游产品。
据同程旅游发布的《2019居民春季赏花游趋势报告》显示,3月以来踏青赏花游热度快速上升。以旅游线路及景点门票预订数据统计,樱花、油菜花、桃花、牡丹花、郁金香、薰衣草等是最具人气的花卉,这些高人气花卉带动了相关目的地、景点客流量的上升。
以花为媒,江苏各地充分利用本地生态资源,掘金“赏花经济”。无锡鼋头渚樱花节、兴化垛田油菜花节、大丰恒北梨花节、连云港玉兰花会……多地结合本地鲜花资源和地方文化办节吆喝,不仅赚足了人气,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等行业的兴起,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拿兴化市缸顾乡来说,这个原本交通闭塞的小乡镇,经济也很落后,而随着千垛景区的油菜花旅游越来越火,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已经提高到2.2万元。
然而,“赏花经济”受到花期的限制,普遍存在难以持续的问题,正如樱花短暂的花期。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绚烂却短暂。花期一旦结束,热闹的人潮逐渐褪去,“赏花经济”也很快归于沉寂。
赏花经济“花开一时”,除了受到花期的影响,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一,审美疲劳带来市场疲乏。相距不远的地方争着办节庆,一窝蜂地发展人造花海项目,赏花游线路“年年岁岁花相似”。后续跟进的同类线路,更难以吸引游客,只会造成投资浪费。
其二,服务和配套难跟上。交通拥堵、停车难、上厕所排长龙、吃饭成了流水席、住宿难以入眠,糟糕的用户体验难有回头客。
其三,产业链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有些游客想留下来体验下花海慢生活,可除了看看花、拍拍照式的走马观花,没有其他景点可去、没有项目可玩,更没有什么纪念品可带走。
如何吸引赏花人气、留住人气、用好人气,如何从简单粗放的养花办节,上升为精细化、多层次的用户服务,是摆在旅游管理部门和乡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赏花经济”要跳出“樱花效应”,首先依然是要放大流量。放大流量,离不开政府花钱赚吆喝,可怎么吆喝有讲究。掘金“赏花经济”切勿盲目跟风,乡村要有乡土气息,要深耕地方特色。比如兴化油菜花与丰厚的垛田人文底蕴相联系,婺源的油菜花与徽派建筑、徽派文化相得益彰。花只是媒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地方特色文化才是核心。要大力挖掘并培育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将赏花游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底蕴相结合。有特色、有创意、有故事,才能吸引更多人气。
掘金“赏花经济”绝不能搞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或者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更不能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任何时候,花钱赚吆喝都必须以保护自然风光、保护风土人情为前提。
赏花客来了,怎样留住流量也需做好文章。兴化垛田乡在油菜花盛开时节每天吸引近3万人的流量,鸡鸣寺一天的游客人数曾达15万人左右,怎样让这些高流量成为回头客?服务好是王道。完善好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单一的赏花观景与周边景点、农家体验勾连起来,如与文艺表演、采摘体验、打造经典名宿等结合,完善和丰富赏花线路。
在日本,对于樱花盛开期的预报精确到具体哪一天。随着气候变化,预测也会不断更新,游客可以选择观赏含苞待放的樱花,或者全开放的樱花。国内不少景区也借力互联网技术预测景区流量,在手机APP提醒游客错峰出行,并附上详细的停车场、厕所、景点等景区导览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文化资讯,等等。只有精准的服务,才会提高赏花者的体验满意度,让赏花客们“来了不走”,“来了还想来”。
流量留住了,用好流量大有可为。以法国普罗旺斯为例,它不仅是世界有名的薰衣草观赏胜地,还把薰衣草制作成香包、精油、香水等,不断延伸其产业链。无锡阳山,对全域旅游资源进行了整体规划,开发了温泉小镇、乡村客栈、农家民宿等乡村度假设施,为游客打造“春花、夏桃、秋娱、冬浴”的四季乡村生活。这些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让“赏花游”与生态建设、农业种植、休闲旅游、特色农产品等形成一体,进一步挖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才能形成既好看好玩、又好吃、也能留、更可带的综合经济效应。
拉长产业链离不开深加工产业和创意文化,在这一点上,不妨向农业高校借力借智。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曾用4年时间培育17种颜色的油菜花,吸引更多游客;阳山镇政府与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合作,将桃子制成了清香甘甜的果酒,成为旅客青睐的纪念品。
只有各方发力,挖掘文化底蕴、做好精细化服务、延伸花的产业链,才能形成乡村振兴的合力,让“赏花经济”的花期更持久。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