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态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2019年01月11日 10:11杭州日报

中国园林网1月11日消息:浣纱渠,南起涌金闸,经开元路、浣纱路、延安路、武林路至武林门排入运河,全长约4.2公里,既用于雨水排涝,也用于西湖配水。 

浣纱渠沿线管网存在多处老旧破损、错接漏接等问题,是历史遗留的治水难题。2018年以来,杭州多地、多部门联动排查,对沿线“毛细血管”摸个清楚,对排查出的污染源逐一进行整治,成功实现浣纱渠水质从劣V类到IV类的转变。

浣纱渠的变化,只是杭州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

美好生态环境,是每一个杭州市民的追求和期盼。在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过程中,杭州正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的特色优势,做精美丽中国的杭州样本,把全市域建成大花园,力求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杭州大地上充分展现。

水更清 天更蓝

多措并举治水治气

水润万物,生生不息。

杭州持续多年的“五水共治”成效显著,从“消除黑臭”到“剿灭劣V类”,城市河道大为改观。2018年,杭州又推出了全国首个《美丽河道评价标准》——这也意味着,杭州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水质达标,更强调综合治理概念。水清、河畅、岸美,百姓所愿,目标所求。如今,39条河道被评为市级“美丽河湖”,4条被评为省级“美丽河道”。

从治标到治本、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杭州2018年创建的污水零直排区2.0版,探索出“一楼一策、一户一方案”等原则,实现“雨污彻底分流、污水规范纳管”。

水环境质量显示,2018年杭州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结果为优秀,且连续四年优秀。钱塘江、苕溪以及西湖水体均全域达到或优于Ⅲ类。

水更清,天更蓝,杭州持续深化“五气共治”。2018年,杭州市完成124家污染企业关停转迁,开展萧山卫浴、制鞋,大江东卫浴、橡塑,建德小化工,桐庐制笔,富阳小冶炼“散乱污”整治,完成整治453家,出台了国三柴油车淘汰补助政策,已淘汰15171辆,并在全国率先实施机动车排放实时动态监管,深入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整治。

多措并举,大气环境质量再提升——2018年杭州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39.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8%,连续六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要求,累计下降幅度超过40%。PM2.5达标天数332天,增长2.5%。杭州市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霾天数为40天,比2017年减少28天。

城与乡 一起美

“三美融合”画卷徐徐展开

2018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

“千万工程”在杭15年,“美丽”风景也从城市延伸到了农村。“废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头有树荫,河里有鱼虾……”在富春江沿岸村庄,定时收集垃圾的环卫车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以前城市才有的垃圾箱、垃圾车等公共设施,如今在农村随处可见。

2018年,杭州全面实施“拥江发展”行动,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推进,全市127个涉农乡镇(街道)已逐步构建起较科学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4436座农村公厕完成综合整治。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三美融合”场景,正在杭州万千农村徐徐展开,保护生态涵养“美丽经济”已成为城乡共识。

2018年,江干区、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淳安县等5个区(县)建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区建设成效日益凸显。

生态环境是“易碎品”,污染容易治理难,稍有松懈,前功尽弃。要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杭州持续深化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建设,完善市县两级联合执法机制。2018年,市法院与市环保局环境执法与司法协调联动办公室、市检察院驻市环保局检察官办公室正式揭牌,实现了市县两级公检法机关驻环保联络机构的全覆盖。

转模式 留空间

绿色发展才是根本之策

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水中,源头在岸上,根子在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取而代之的,则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富阳区造纸行业一直是杭州传统产业的重要板块,其集聚度和排污总量一直位居杭州市工业企业领域的前列,造纸行业一直是困扰富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痛。

2018年,是富阳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挺进江南加快造纸行业大转型”决策部署重要推进之年,以生态环境治理倒逼传统产业整治提升。富阳造纸行业从鼎盛时期的461家降到现在的93家,同步下降的还有煤炭消耗和污水排放。2018年1月至11月,煤炭消耗同比下降11.5%,江南片污水排放同比下降13.9%,预计到2019年1月底,继续削减煤炭消耗40%以上,污水排放削减40%以上。

绿色发展既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造纸行业的大转型,为杭州富春湾新城建设腾留空间,为“产城融合、田园风光、现代气派、江南韵味”新城和“富裕阳光的大都市新型城区”奠定坚实的空间基础和产城基础。

杭州坚决培育壮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坚决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传统模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还健康发展于城市,还绿色生态于百姓。

加快产业绿色化转型,杭州有决心,有行动。

推荐阅读: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大理: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

生态文明:让衢州“颜值”更高,人民更幸福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