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西藏投资近12亿元 治理沙化土地32万公顷

2018年07月03日 09:22西藏日报

中国园林网7月3日消息:过去5年,西藏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1.68亿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2万公顷,沙化趋势初步遏制,沙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过来看一看,过来看一看,保护森林、保护地球我们人人有责!”17日上午,在拉萨市宇拓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宣传活动点,工作人员正在向市民和游客作口头宣传,并现场发放《防沙治沙法律手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单》《森林防火宣传扑克》等宣传资料。本次宣传活动由自治区林业厅组织自治区和拉萨市2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现场为市民发放了200盆绿植,呼吁大家爱护绿色,关心生态环境工作。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们饱受荒漠化之苦。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发展沙区绿色产业,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富协调发展。

西藏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旱、缺氧,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系统脆弱,因此,保护好一草一木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土地沙化便是生态脆弱的一个重要体现。西藏自治区土地沙化主要集中在山南、阿里、日喀则以及拉萨周边部分地区,由于地域不同,生态环境也有所差异。

日前,记者在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看到,一块块草方格整齐有序地固定在沙堆上,周围的喷灌设备正在浇水。示范区附近的扎囊县扎其乡充堆村、罗堆村的村民正在劈木桩,用来固定草方格。站在示范区沙丘上眺望,不远处就是几年前种植的防护林,已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目前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市级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示范区范围包括扎囊县桑耶镇和乃东区多颇章乡,建设面积近5万亩,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有效控制沙化面积1.3万多亩。项目建设主要采取植物治沙、物理治沙措施,具体有防沙育林(草)、草方格、砾石压沙、设置沙障等方式,营造防沙固沙林近5600亩、草(石砺、树枝)方格固沙1500余亩,播种沙生植物1000余亩,示范区外围封沙育林5万余亩。

“大面积的流动沙丘或半流动沙丘逐渐变成了绿洲,沙化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据初步统计,桑耶镇示范区流动沙丘面积减少80%。”山南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洛桑索朗说,通过示范区建设,探索和积累了在高寒干旱地区进行防沙治沙的技术和经验,为山南乃至全区防沙治沙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山南市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极大带动了群众增收。

西藏作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重点防治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了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风沙治理、藏东南防沙治沙、山南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自治区财政专项防沙治沙、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各类防沙治沙工程项目,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2万公顷,投入资金11.68亿元,沙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沙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西藏自治区林业厅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张虎成介绍说,下一步西藏自治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好沙区生态保护各项制度,有序划定并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快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逐步健全防沙治沙法律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意识,共同构建绿色屏障,推进美丽西藏和生态文明建设。


推荐阅读:

湖北:林业生态扶贫三年规划出台

三亚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干旱区生态修复与荒漠化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

加大林草资源保护修复力度 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来源: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