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效保护5517万亩天然林

2018年06月14日 10:47中国绿色时报宋晓 马培福 杨秀玲

中国园林网6月14日消息:自天保工程二期实施以来,青海省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将天然林管护与生态扶贫工作相结合,为全省5517万亩天然林提供了有效保护。

青海省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头、江河两岸等区域,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促进天然林管护规范化建设,青海制定出台专项资金管理、护林员管理等制度措施,对资金使用及要求、护林员聘用及考核、管护站建设标准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管护责任落实、规范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天然林保护。为强化天然林管护质量监管,青海省林业部门根据森林管护工作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由省、县级林业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分别编制年度森林管护实施方案,严格按规定和实际需求安排森林管护具体建设工作。青海省还通过实行工程监理考核机制,建立以省级巡视监理、绩效考评、资金稽查、国有林场考核评比、全省林业综合核查等监督考评方式,对天然林实施严格管护。

针对部分地区林牧交错、林牧矛盾相对集中的实际情况,青海制定出台《青海省国有林场(区)农牧民家庭合同制管护国有公益林管理办法(试行)》,将牧民个人草场范围内的天然林管护职责以承包管护的形式落实给牧户。2013年,青海省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天保工程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工作的通知》,以借款的形式为每户农牧民提供5万元发展基金,鼓励林区农牧民依靠林下资源自主创业、扩大经营,为林区群众开辟增收创收渠道。自2015年以来,青海分别在海东市平安区(农区)、玛可河林业局及玉树藏族自治州江西林场(牧区)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管护、合作社管护加林场考核的监管护林模式,通过考核评比调节项目资金,有效激发了林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落实了森林资源保护的主体责任。

为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自2016年开始,青海落实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6557个,农牧民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贫困户护林员可实现当年脱贫。同时,青海省还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为天保工程区长期从事森林管护的社会护林员购买意外伤害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护林员的合法权益及护林员队伍的稳定。

青海省近年来还通过开展天然次生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监测与示范、优良树种繁育及干旱浅山造林技术研究等项目,将林业生产实际与先进林业科技结合起来。2013年以来,青海省开展了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天保工程林业三防智能管控系统的研发及建设,将护林员管理考核系统、林火监测预警系统、有害生物统计分析系统、无人机应用系统、卫星数据分析研究系统和工程效益评价系统等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了天保工程管护科技水平。

推荐阅读:

黔南州施行天然林保护条例

湖北省立法守护天然林

《湖北天然林保护条例》提交审议

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天然林保护全覆盖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