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宝溪:砍树变看树 叶子变票子

2018年12月04日 10:36中国绿色时报刘晓霞

中国园林网12月4日消息: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地处浙闽边界,全乡森林覆盖率88.3%,林木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

近年来,宝溪乡发挥自身林业优势,着力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砍树变看树、林区变景区、农村变景点、林农变老板,并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森林文化小镇等称号。

念好“山”字经

要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必须坚持科学利用绿水青山。只有科学利用,绿水青山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摸清家底。2006年,宝溪率先在全市开展山林延包。2009年,宝溪又率先在全市开展林权勘界,实行“一户一图一表一卡”的林权IC卡制度,将产权明晰到户。

植树治水。宝溪全力加强绿化、彩化、香化、美化。近3年,该乡完成林相改造7000余亩,建设森林通道60公里,创建绿化示范村9个。

创新机制。宝溪着力破解林农融资、林权流转和规模经营难题,试行林地三权分置、村级担保合作社、公益林质押等制度,建立了林权流转咨询受理平台和惠农担保合作社,年放款量达400万元,惠及100余户。

此外,宝溪将乡村森林休闲旅游列为产业发展重点,制定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开发披云山自然生态景观,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全乡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0余万元,并鼓励农户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工商资本,推动乡村基础产业发展,建成“空中幽谷”户外休闲基地和香榧康养产业园。

做活“水”文章

宝溪是瓯江、钱塘江、闽江之源,宝溪立足这一优势,全力做活“水”文章。

引导全民治水。宝溪构建河道专职保洁和村民共同参与的保洁制度及下游村监督上游村的监督机制,制订治水方案,形成相关公约,宝溪溪已列入省级湿地保护名录。

用好青山绿水。宝溪打造“一亩之间”“莲香溪遇”“小桥人家”等乡村特色,引水进村,建起户外天然游泳池、水上漂流、向日葵水上滑道等水上游乐设施,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展现“水中享清凉,岸边看风景”的诗情画意。

绿水青山显成效

如今,宝溪的生态景观错落有致,生态文化古朴淳厚,生态产业兴乡富民,与10年前大不相同。

生态更美了。10年间,宝溪乡林木年采伐量从2.5万立方米下降到1.3万立方米,下降近52%,同时累计划建公益林9.8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45%。如今,全乡森林植被茂盛,水质达二类标准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全年的96.2%,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达到1.8万个。披云山被列入浙江最美山峰和最美森林,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产业更强了。宝溪林权规范有序流转盘活了林地资源,金融惠农担保解决了产业资金,生态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毛竹、香榧、油茶、香菇、木耳、灵芝、高山蔬菜、茶叶等特色林业产业,油茶、灵芝、香菇、木耳、茶叶、蜂蜜、瓷土资源等特色加工业和以披云山等自然生态景观户外体验、农家乐等林旅融合发展的现代旅游业,年产值达560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100余个。

百姓更富了。在宝溪乡,“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金山”成为现实,砍伐林木不再是乡民的唯一出路,从“砍树”转向“看树”已成为共识,林农可通过贷款变现、流转变现,还可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旅游业。10年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两番,从4759元增加到19304元。


推荐阅读:

《广西乡土景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出成果

【艾景奖现场】叶昊: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景观探索

【艾景奖现场】Luis Paulo Faria Ribeiro:融合特色的全球景观

【艾景奖现场】第八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开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