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拿什么来吸引人们的目光

2017年09月20日 15:39青海日报潘玲

中国园林网9月20日消息:入秋渐微凉。随着一场场秋雨和秋风,青海各地的天气都慢慢凉了下来。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青海省许多地方出现了一个个美丽梦幻的花海,盛放在青海人的朋友圈,香艳了每一个游人的眼睛,留下了游人的诸多倩影。

花海,由艺术化布置的密集花草或彩色树木构成,人们远远望去,看不到边际,如海洋一般广阔;风吹来时,花浪起伏,也如同大海的波涛翻滚,故名“花海”。

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花海、田家寨镇千紫缘花海、拦隆口镇乡趣卡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花海农庄、互助土族自治县牙合最美北方梯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滨湖花海……这两年来,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以花为媒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村庄越来越多,一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花海庄园逐渐盛开在高原大地的山坳里、乡村中、田野间。不仅成了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激活了当地群众发展致富的信心。花海在青海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花海经济”,美丽的价值

花海,这是一个超越传统、超乎想象的新型景观概念,由此而催生的“花海经济”也成了掘金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

对城市人来说,赏花游能够满足户外休闲、风俗旅游、放松娱乐等需求;对农村人来说,“花海经济”能够增加收入,也能让他们意识到,农业除了生产农产品以外,还有独特的生态价值。

花海经济在不断深化青海省休闲农业、升级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美丽乡村与田园,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民脱贫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与引导作用。

昔日的边麻沟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靠天吃饭。近年来,边麻沟村利用荒坡土地和已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包括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为内容的“花海”乡村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经济发展路子。

因为花海建设,这个曾经的脑山村也逐渐走向了富裕和幸福之路,村庄被打扮成花的海洋,村民的生活也像花儿一样甜美幸福。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边麻沟的“花海农庄”2016年7月正式开园,景区日均收入约1万元,本村15户村民发展乡村自助游,10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同时带动15户村民摆起特色小吃摊位,解决本村50人就业,2016年实现了门票收入140余万元。如今,花海的发展,带动了农家乐、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有100余农民在花海务工。

作为距离西宁市城区最近的一片花海,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花海的打造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开始发生大变化。上山庄村因为花海经济,因为特色乡村旅游而生机勃勃,村民的生活开始驶入幸福“快车道”。

上山庄花海种植了27个品种的花卉,花期从七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国庆节,蓝色的鼠尾草、黄色的向日葵、迷人的格桑花……大片花海绽放,在吸引大批游人的同时,也让村民尝到了“花海经济”的甜头。

“以前就孽障啊,啥都没有,如今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啊!”村民魏全德感慨地说。

50岁的魏全德负责花海的整体管理工作,每个月的收入都在3500元以上,村里的变化和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他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目前的花海经济发展模式下,花海投资方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门票,当地村民则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租金收入,参与花海的田间管理、保洁、维护游客餐馆秩序等,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也有部分村民通过在花海附近制作出售酸奶、酿皮等青海特色小吃而增收。据初步统计,省城西宁周边形成规模的“花海”中,每处可平均吸纳就业30人左右,每个农民可以实现劳务收入每个月2000元左右;而经营小吃的摊位户,也能实现日均收入百元以上。

品质提升,特色才能赢

可以说,花海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但记者在采访以及游玩中也发现,青海省的花海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今年夏天,微信朋友圈里好像谁都在发花海,可看上去都差不多。我们去了个今年新开的花海,居然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市民周海霞感慨地说。

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讲,单纯的花海景观已经变得有些单调、虚空了,想要提升花海景观的竞争力、吸引力,必须通过植物配置、设计景观、增加情境、改变观景角度、提高游客参与度、延长产业链等方式提升花海项目的景观、游乐价值。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的第三极,能够生长的花卉种类本就有限,这就需要花海开发者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上山庄花海的负责人高海萍告诉记者:“除了传统的金盏菊、八瓣梅等花卉,我们增加了很多品种,总品种达到了27个。从每年的六七月到国庆前后,这花开败那花开,都让游客有花可看。还有花卉大棚,每盆花才15块钱,游客走的时候还能带走送人。景区里也有儿童游乐设施、景观木屋等,让大人小孩儿都有得玩儿。平时承接草坪婚礼、婚纱摄影、户外拓展等业务,旅游业态相对丰富。为了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不跟别的花海太过于雷同,我们也有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虽然现在不方便说具体的,但在全省看来,应该挺独特的。”

除了上山庄花海,青海省的湟中乡趣卡阳、互助牙合等都在花海基础上挖掘自身特色,以谋求整个景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乡趣卡阳以花海为基础,在景区内的原始森林中,依山建起了18公里长的木栈道,非常适合喜爱户外运动的游人进行徒步健身。景区还为骑行爱好者专门铺设了自行车道和摩托车道,从各方面满足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需求。

作为青海省唯一一个以“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贫困村脱贫的景区,乡趣卡阳为“花海”附加了“体育”这一重要要素,在全省的花海景观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曾经一篇“互助牙合最美北方梯田”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引得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媒体前去采访,身边的同事、朋友大多数都去过牙合游玩,有些甚至去了不止一次,牙合的火爆可见一斑。

“牙合非常有意思,赏完花海去‘开心农场’种种菜、摘摘菜,完了再去‘开心茶园’或农家乐喝杯茶、品尝下风味美食,茶余饭后再亲自动手体验下童年的乐趣——烧窑,这么吃喝玩乐,一天就不知不觉过去了,非常充实!”去了牙合好几次的丁女士告诉记者。

牙合村北沟湾千亩梯田的资源优势是自然赋予,以梯田花海把游客吸引过去后,怎么把游客留下来,甚至让游客再三造访,牙合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晓俊一直在思索,所以有了适合牙合村发展的旅游休闲项目——“开心农场”。“开心农场”能够让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群到乡村体验种菜收菜的乐趣,每年造访两三次是常事,而且每个农场主都会带着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前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牙合进行一场最为返璞归真的乡村游。

牙合把“花海”和“开心农场”结合起来发展的原生态旅游方式,让升级版的乡村旅游成为真正可以持续为村民带来效益的绿色产业。

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在花海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把丰收的万寿菊经过烘干进行萃取,提取里面丰富的叶黄素制作保护视力的纯粉片产品。从简单的花海卖门票上升到了花朵深加工开发。

推荐阅读: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提前开启“花海模式”

生态评估缺位 美丽花海背后藏危机

花海田园“卖点”强劲 庐江汤池念活“花木经”

辽阳市太子河生态廊道百亩野花花海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