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杭州图书馆里的雕像致敬

2017年07月24日 14:40东方网沈栖

中国园林网7月24日消息:图书馆里坐立雕像,或政界伟人,或文坛硕儒,或劳模英烈等,并不乏例。但像杭州图书馆里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人立一尊半身雕像,则是极为罕见。这位老人名叫韦思浩。

记得2014年年初,诸多媒体曾报道过一个“拾荒老人进图书馆读书”的新闻:杭州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的第一天傍晚,就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肩负两只蛇皮袋,手持一根竹竿进入,但他并没有直接走进阅读室,而是先到盥洗室旁边,将外套脱下,翻过来包在蛇皮袋上盖住气味,再用洗涤剂仔细洗了手,才坐下来看书。也许是近视的缘故,他把书贴近脸,一行一行、一页一页看得非常认真。他每周都会来两三次,一次近两个小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视之为“笑话”,并无意中透露给了媒体。《钱江晚报》记者抓拍了一组照片,以《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人借阅前自觉洗手》为题图文并茂地发表之。后被全国上百家媒体转载,轰动一时。这位“拾荒者”就是韦思浩,但当时被人们目为“另类”的流浪汉。

常言道:新闻是“易碎品”。事过境迁,“拾荒者”及其嗜书事迹遂为社会所淡忘。韦思浩的名字重新进入世人视野缘于他的一次车祸。2015年11月26日,韦思浩在捡拾废品途中不幸被一辆出租车撞伤,12月13日经抢救无效去世。

不日,他的更大的故事、更感人的事迹惊现于世:原来,韦思浩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参加过《汉语大辞典》的编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受到不公正待遇,直至1978年才得以彻底平反昭雪,1991年调回杭州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前是杭州朝阳中学(现为夏衍中学)的一级教师。多年来,韦思浩以自己并不富裕的经济收入私下里资助贫困学生,据初步统计,退休前捐助的不算,韦思浩从退休后的1999年到2014年,15年间总共捐资帮助贫困学生75人,总金额53万余元,这基本上是他工资收入的全部。换言之,他自己的日常生活全然是靠捡拾废品艰辛维持。据不完全统计,经他捐资的这些寒门学子中现有19位博士、40个硕士,都成为了有用之才。

韦思浩的动人事迹再度出现在《钱江晚报》上,也再度出现“转载热”。有市民建议给这位无私奉献社会的老人立一尊雕像,旋即受到各界呼应,不到一个小时就众筹到5万元设计制作费用,雕像由著名铜雕雕塑家朱炳仁先生设计制作,陈列在杭州图书馆内。

韦思浩经历了两种身份的转换:先是“拾荒者”,后是“捐资者”。终日生活在社会底层,以捡拾垃圾维持生计,但他一如既往依然如饥似渴地吸吮新的知识,滋润心田,充实心智,体现了一位“卑微者”理性追求的崇高境界;而不事张扬,十多年如一日捐助贫困生,无私奉献,不图回报,以燃烧自身的光亮给黑暗者指明方向,更是彰显出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无论从韦思浩的哪个身份为视角推论,为其立一尊雕像都是理所固然的事儿。

日前,我去杭州会友,特意到杭州图书馆观瞻高160厘米的“韦思浩”雕像。这位老人一脸凝重,身下是一叠报纸和书籍,旁边还有他生前不离身的一根竹竿和一些捡拾的塑料瓶。我虔诚地向这位身份平凡、心灵伟大者深深躬身!

推荐阅读:

江西十大廉吏人物雕像伫立地铁站

寄托生活愿景 俄罗斯人摸雕像求好运

古希腊雕像中惊现“笔记本电脑”

麻城:抗日名将易良品纪念雕像在烈士家乡落成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