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获批

2017年03月29日 12:47中国园林网柏斌 韩朝军

中国园林网3月29日消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孙卫邦研究员牵头申报的“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获国家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立项支持,获批资助经费达2426万元。

据悉,该项目将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14家单位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特别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研究、有效保护技术研发等方面的74位专家、学者,其中47位具有博士学位,用五年时间,以云南、贵州、四 川、重庆、广西西部及西藏东南部的490个县共145.93万平方公里内列入政府规划的143种优先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对象,系统调查其地理分布、种群大小与种群结构、生境特征与人为干扰程度、群落特征、主要植被和土壤类型,采集保存相应的种质并建立资源信息库。通过该项目,初步查清我国荒漠植被资源现状,为我国荒漠治理和省外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依据。

据了解,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首批项目全国共有14个项目获准立项。“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是实现我国西南部地区重要物种资源有效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将有力支撑国家层面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的实施,支撑我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有效保护、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开拓性的综合保护体系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性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科技发展。

推荐阅读:

遭遇忽视的野生植物保护

守护野生植物基因多样性

天津:重要湿地禁止采挖野生植物

深山中 有多少野生植物静待开发?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