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3日消息:3月22日,记者从浙江农林大学获悉,科技部和浙江省共建的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杭州。
大学生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根据3月20日科学技术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的《科技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62号)文件精神,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任实验室主任。该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标志着浙江省省属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
根据要求,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推荐及专家论证,刚刚落户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期为5年。
在建设运行期内,浙江省政府将按照有关规定,每年为实验室提供不低于1300万元的实验室建设、日常运行、开放课题设立和人才引进培养专项经费;
科技部将统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地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协助实验室建立高水平国家科研基地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提升实验室研究能力和水平。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后,该实验室的主管单位——浙江省科技厅将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指导,并在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
浙江农林大学将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使实验室成为区域内组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亚热带森林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按照建设运行实施方案,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围绕亚热带地区突出的森林资源质量精准提升理论与技术及区域生态安全等存在的问题,按照“区域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重点围绕林木种质创新与高效繁育、林木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森林结构特征与定向培育、森林生态功能与固碳增汇等四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着力解决我国亚热带区域日益突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推动我国林学学科和现代林业发展,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提供科技支撑。
浙江是国家林业试点省份,也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浙江农林大学自2010年获批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来,在区域创新服务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起到十分突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已成为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五年承担相关科研项目64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主持的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连续多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建有细胞生物学与分子遗传、栽培生理与分析测试、林木再生体系与生境模拟、森林生态与碳汇计量4个开放共享研究平台,有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千人、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在内的研究人员90人,在亚热带林木种质创新与高效繁育、亚热带林木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亚热带森林结构特征与定向培育、亚热带森林生态功能与固碳增汇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发表论文719篇,其中SCI、EI论文182篇,出版专著15部。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9项,审(认)定新品种25个。
推荐阅读:
(来源: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