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8日消息:“百里黄山皆画卷,这里风韵绝佳的生态环境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9月初,趁着G20峰会期间单位调休放假,来自杭州的张先生携家人畅游黄山。G20杭州峰会召开期间,黄山等景区充分发挥与浙江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杭州承办G20峰会,美丽景致吸引众多杭州游客纷至沓来。
从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到出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到江河湖泊治理,从美丽乡村建设到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近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坚持绿色富皖、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
塑造产业升级新优势
——2011年至2015年,单位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4%,以年均4.9%的较低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10.8%的GDP快速增长
铜陵市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以资源产业为基础、以园区为支撑,带动区域大中小循环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发展将从行业、产业层面向社会层面延伸,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统筹发展。 ”铜陵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近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落实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广泛开展循环经济企业、园区,农业循环经济、城市与社区循环经济、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试点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十二五”期间,全省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2011年至2015年,单位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4%,以年均4.9%的较低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10.8%的GDP快速增长。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10.5%、10.8%、13.6%、20.7%。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5年来,安徽省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进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进程。 “十二五”期间,全省淘汰燃煤小锅炉5803台、黄标车和老旧车52万辆,火电机组和水泥生产线脱硫脱硝实现全覆盖。
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近日,安徽省首个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规划将合肥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核心优化区、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区和禁止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制定分功能区差别化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这对合肥推进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省经济研究院相关专家认为。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彰显了安徽省科学开发国土、保持不同类型区域发展活力的信心和决心。
5年来,“生态安徽”建设的脚步从未停顿。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战略目标;颁布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出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布局美好新家园。今年以来,安徽省推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多个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文件。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生态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多年来,安徽省不断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各区域错位发展、竞合发展,区域竞争力显著提高。皖江、皖北、皖南以及大别山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塑造生态惠民新优势
——积极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949.2万亩,淮河、巢湖水质稳定向好,新安江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池州市近年实施生态立市主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发展生态经济,打好“生态牌、九华牌、长江牌”,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名市”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7.75%,林地面积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到国土面积的13%,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位。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提升生态综合功能。 5年来,安徽省积极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949.2万亩,池州、合肥、安庆、黄山、宣城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目前,安徽省巢湖流域、黄山市、蚌埠市、宣城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基本覆盖了皖江、皖西、皖南、皖北生态文明创建重点地区,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8%。
生态补偿,是一种让生态环境保护者或受害者得到补偿的制度设计,以“谁受益、谁补偿”为原则。横跨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是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流域,首轮试点于2014年完成。 2014年,安徽省将新安江经验复制到省内跨市流域,首个省级层面的生态补偿落子大别山。近5年来,安徽省积极启动巢湖、淮河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污泥处置工程,加大长江、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目前淮河、巢湖水质稳定向好,新安江保持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年来,安徽省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提升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勾勒出一幅绿色富皖、绿色惠民的生动画卷。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