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湿地大会常熟开幕 研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2016年09月19日 10:23腾讯·大苏网

中国园林网9月19日消息:国际湿地大会(International Wetlands Conference)是湿地科学与应用领域中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在国际生态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cology, INTECOL)及其湿地工作委员会(Wetland Working Group, WWG)的支持下,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大会宗旨是推动全球湿地保护,湿地资源管理经验及湿地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2013年,南京大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三家单位的支持下,经过多个环节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国际生态学协会科学委员会及其湿地工作委员会的评估认可,于2013年9月21日荣获2016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的举办权。

由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国际生态学协会、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专项办公室、湿地科学家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苏省林业局、阿拉善生态协会等单位协办,常熟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承办的2016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于2016年9月19日至9月24日在中国常熟举行。有来自10个国际机构、7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其中国外嘉宾300多人。此次大会为研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湿地与全球变化、湿地在废水处理、生态系统服务等新热点提供交流共享的平台。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而湿地是生态服务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全球都在竭力探寻保护利用湿地之道。《湿地公约》已从1971年签订之初的以保护水禽栖息地为目标发展到现在的以保护生态系统和发挥其服务功能、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一是制定并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二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体系;三是通过自然修复或人工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

国际生态学协会作为国际生物科学协会的生态学部于1967年成立。学会下设多个工作组,但影响最大的是湿地工作委员会(INTECOL Wetlands Working Group—WWG)。国际生态学协会以促进生态科学的发展以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于全球的需要为主要任务。

南京大学湿地研究工作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于2005年,成立了“南京大学湿地生态研究所”。该研究所针对我国湿地严重退化的严峻情势,发展湿地生态修复的实用技术和技术原理;以米草为模式物种,研究湿地生物入侵的危害、机制和控制;同时,针对我国人工湿地面积越来越大和自然湿地破碎化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研究破碎化或孤立湿地斑块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机理,为湿地净污能力的提高、人工湿地的长效运行和破碎化湿地的保护与维持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所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为实践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将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并举,做出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湿地生态科学团队;更是国际上湿地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南京大学与常熟市人民政府优势合作,共建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政产学研型的生态研究院——“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在双方的精心培育下,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湿地领域的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湿地修复工程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湿地修复技术研发和创业实践中心。

常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既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宁静清远,也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大气磅礴。常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湿地特色显著,这与湿地会议主题相得益彰。常熟历来重视对境内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近年来,常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南湖省级湿地公园,实施昆承湖、南湖荡、望虞河、长江江滩等湿地的保护恢复工程,创新建设乡村湿地公园。国际生态学协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分别授予常熟“最佳生态建设典范奖”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市)”称号,有助于将常熟在湿地保护和恢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推向全球,树立常熟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良好城市形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再到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党和政府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我国十五以来已先后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第二次全国湿地普查”等一系列湿地保护工程。与此同时,从立法、政策、投资、宣教等多方面加大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大力推进湿地保护恢复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确定了我国8亿亩湿地保护红线等重要事项。然而,我国湿地领域的研究力量与我国湿地管理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巨大差距,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湿地保护与湿地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应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湿地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湿地保护管理面临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2016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的举办将对我国湿地研究、保护、建设和管理以及湿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2016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开幕式于9月19日下午在常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宣布大会开幕、大会组委会主席、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致欢迎词;大会组委会主席、国际生态学协会湿地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Eugene Turner教授;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副秘书长Ania Grobicki女士、苏州市人民政府曲福田市长、国家环保部科技司副司长刘志全先生、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先生、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先生分别致辞,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先生宣布开幕。湿地公约秘书处副秘书长Ania Grobicki女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马广仁主任分别作了题为湿地、水与气候:新的高度和中国湿地的大会特邀主旨报告。

在为期五天的会议期间,大会还邀请了国际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做了11场大会特邀报告,组织了十余个主题的71个分会场。颁发优秀青年学者奖等多个奖项。安排了包含10个考察点的5条会间考察路线,使与会人员现场感受中国湿地的建设成就。会议期间,“中国湿地建设成就展”同步开展,通过视频、图片、图文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江苏和常熟的湿地概况及其保护恢复成就。

会议期间将通过《湿地常熟宣言》,该宣言通过2年多的起草与修改,吸纳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管理、工程等各方面的智慧,既体现了国际需求,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尤其中国丰富的文化优势。

推荐阅读:

利辛西淝河湿地公园发现大片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北京:京津冀未来5年将恢复湿地8000公顷

北京:湿地面积已达5.14万公顷

安徽再添4处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腾讯·大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