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日消息:今年5月初, 500多名来自鄂尔多斯市的职工干部、鄂尔多斯生态职业学院师生及江苏、新疆、安徽等区内外近50家企业和志愿者,参加了由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东胜区人民政府主办,鄂尔多斯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植百万亩沙棘,护滔滔母亲河,扶一方贫困户”启动仪式。与会者当场挥锹植绿,50000多株沙棘在砒砂岩区安家落户。这次植绿活动,也标志着鄂尔多斯天骄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一河一带”发展战略破题。
实施“一河一带”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就达4.7万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面积中砒砂岩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严重裸露区达1万多平方公里,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8万吨/平方公里,最高达4万吨。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1.5亿吨、粗沙1亿吨,分别占黄河上中游输入泥沙和粗沙总量的1/10和1/4。而输送粗沙量最多、危害程度最严重的是东部丘陵山区的2万平方公里裸露砒砂岩区,侵蚀模数高达1.88~4万吨/年平方公里,堪称“世界水土流失之最”,一遇暴雨,泥沙大量下泄,淤积河道,危胁着下游的安全,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难点。
特别是鄂尔多斯境内有著名的“十大孔兑”,“十大孔兑”中游为库布齐沙漠,沙漠横贯孔兑东西,西部多为流动沙丘,东部多为半固定沙地,在风力作用下,流沙多堆积在河沟两侧,遇洪水即随水流下泄;孔兑下游为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极易遭受孔兑洪水灾害。十大孔兑流域总面 积lO76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361.6 平方公里。 “十大孔兑”每年平均向黄河输沙2 711万吨。每到汛期遇到较大降雨,“十大孔兑”经常同时产生洪水,直泄黄河,在各孔兑入黄口处形成扇形淤积,影响黄河水流变化。
近年来,由于十大孔兑输沙量呈现增加态势,入河泥沙不断增多,河底逐渐淤高,加速了黄河上游地上悬河的发展进程。若黄河上游地上悬河不断恶化,势必使中下游断流更为频繁,全线河床越抬越高,对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造成巨大威胁。十大孔兑洪水泥沙主要源于上游区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中游区的库布齐沙漠区。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分区防治,综合治理,全面控制十大孔兑来沙,确保黄河内蒙古段防汛防凌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实践证明,只有沙棘这种植物才是攻克“砒砂岩癌症”和治理沙漠的最有效、最有力和最直接的“良药”。对于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极端恶化的砒砂岩地区和沙化地区,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中生长,且耐寒、耐旱、耐贫瘠,对土壤、气候、水分等环境因子要求低。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在生态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尤其在“地球癌症”的治理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效果,逐渐形成了一套超常的治理模式,利用沙棘这种小小的灌木,走出了一条既建设植被、培植资源、又利用资源搞开发产业的新路子,既保护了“母亲河”黄河,呈现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建设沙棘产业相关项目,既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又达到了精准扶贫的目的,成为鄂尔多斯市生态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工程。鄂尔多斯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20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实施“一河一带”发展战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伟大举措,也是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的生动实践,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工程”。
沙棘舞活产业链
沙棘又称醋柳,分布很广。多野生于漫滩、河谷阶地、洪积区、丘陵山区以及草原边缘和丘间低谷地。沙棘属喜光树种,对气候适应性强,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水湿,耐盐碱,也耐干旱瘠薄。沙棘生长较快,为浅根性,侧根发达,主根浅,萌蘖性极强。通常5年生树高可达2米以上。根系主要分布要40厘米深的土层内,根幅可达40多厘米,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能力极强。又有根瘤菌,枯枝落叶量多,改土作用好。能在重碱地(值9.5)以及含盐量达1.1%的盐碱地上生长良好,也是盐碱地造林的最好树种。同时,沙棘果经济潜力巨大,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如沙棘中富含的124种营养物质(主要为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正成为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来源之一;沙棘油、沙棘黄酮、沙棘原花青素等成份更是医药、保健品的重要生产原料,沙棘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沙棘是保护黄河的先锋树种,是治理砒砂岩区、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乡土树种”,也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经济树种。从1988年开始,鄂尔多斯市通过组织实施沙棘生态建设工程,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沙棘资源基地;同时在治理中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保障人类健康的良性循环。到目前,鄂尔多斯市累计种植沙棘面积600多万亩,保存面积近400万亩。
1994年,鄂尔多斯天骄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开发沙棘、研究沙棘、利用沙棘。通过20多年的拼搏,该企业成为一家集沙棘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循环再利用于一体的专业化沙棘综合开发企业。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先后申报国家专利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产品通过自治区第一批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日内瓦专利技术金奖、中国名牌产品,“天骄”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建成自治区级沙棘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公司建成育苗基地700亩,沙棘原料林基地12万亩,先后自主研发生产了“天骄”牌沙棘醋、酱油及沙棘叶黄酮、花青素(OPC)、沙棘叶油、沙棘饲料等7大类35个产品。
沙棘产业与“一河一带”发展战略
通过在沿黄河(一河)两侧种植沙棘植被带(一带),通过沙棘的固沙能力,达到保持水土,保护“母亲河”黄河的目的。同时,当地农牧民依托沙棘林作为经济林,通过采收沙棘果、叶卖给沙棘生产企业,沙棘生产企业依托沙棘林作为生产原料基地,开发和生产沙棘产品,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形成横纵联合、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生产模式。
鄂尔多斯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云飞介绍说:“我们通过多方合作建设,在东胜区、康巴什新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杭锦旗境内黄河两侧,最终建成100万亩沿河沙棘林带,其中,规划建设6000亩沙棘苗木繁育基地和994000亩沙棘种植带。”
李云飞说:“我们通过实施‘一河一带’发展战略,与有志于保护‘母亲河’的企业集团在六个领域开展合作:一是生态建设领域。通过发展壮大沙棘产业,逆向拉动生态建设,大力争取实施国家项目,扩大沙棘林种植面积,打造优质沙棘原料基地。二是产业发展领域。坚持工业化思维,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切实将沙棘产业做大做强。三是精准扶贫领域。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创新经营理念,抓住产业扶贫和生态扶贫两个重点,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四是‘十个全覆盖’领域。‘十个全覆盖’关键之一就是发展产业,对于那些地理条件相对差的地区,重点应该进行沙棘基地建设,通过对沙棘发展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对沙棘产业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让沙棘真正成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生态产业和富民产业。五是水土保持领域。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砒砂岩区大力种植沙棘,控制水土流失,形成‘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 六是健康产业领域。沙棘浑身是宝,其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新陈代谢及免疫系统以及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有显著的药理效应,沙棘果被人称为‘高原圣果’。目前,鄂尔多斯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不仅生产出沙棘产业领域内唯一的沙棘叶黄酮和沙棘原花青素(OPC),而且与鄂尔多斯蒙医药研究所、鄂尔多斯卫生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挖掘沙棘药用价值,研发医药保健产品,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