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让“美丽城市”抬头可见

2016年07月04日 09:00四川日报方发勇

中国园林网7月4日消息:绵阳变了!

亮了!绿了!美了!

以前,绵阳以“整洁”著名,多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省乃至西部前列。如今,绵阳却显得有点“掉队”了,即便在绿化、亮化、美化等这些最基础的层面,与不少城市相比也有差距。

富乐山,绵阳主城区有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有朋自远方来,是绵阳人待友的必选之处。然而,近年来景区内设施日显陈旧,特别是一入傍晚,黑灯瞎火,令人发怵。“能不能让我们的富乐山亮起来,让女士们晚上也敢独自上山?”履新伊始,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以一句玩笑话打头,将打造“美丽绵阳”的设想抛了出来。

由是,“美丽绵阳”的建设之路,首先从绿化、亮化、美化破题。2015年8月,《建设美丽绵阳绿化、亮化、美化实施方案》出炉。按照“一核两带三轴”的布局结构,将绵阳打造成西部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人人向往的美丽之城,用城市“美丽指数”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循此思路,绵阳对“一核”的涪江核心景观区进行升级。首当其冲的就是夜景美化,借助声光电特技,以三江湖为背景,绘就了一幅不夜城的美丽画卷。

清洁的空气和水,关系到每位市民的福祉,是一切民生的底部基础。履新不久,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市长刘超先后对秸秆禁烧、三江河道整治作出批示,强调要呵护好“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好家园,为绵阳永续发展打下基础。

以此为指引,按照“宜绿则绿”的原则,“添绿”行动在绵阳城区纷纷上演——代家湾河堤、剑南路西段、三江沿线景观带、富乐山公园……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3%,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1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73%。

与此同时,绵阳还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对城区老旧公交车和公交站台进行了更换改造,近千辆公共租赁自行车供市民免费骑行。“长距离坐公交车、短距离骑自行车”,成为大多数市民的选择。

2015年,绵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3天,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上,绵阳荣获“最佳城市风采奖”。

推荐阅读:

《2016南通生态园林城市方案》出炉

福建永安打造全新园林城市“升级版”

扬中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绿化覆盖率36.59%

晋中基本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