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主题花”元素 花城广州更让人期待

2016年06月07日 11:11广州日报张涨 谭敏

中国园林网6月7日消息:四季有花、处处有花,这是花城广州的一大特色;爱种花、爱买花、爱赏花,更是广州人一份独特的生活情趣。

近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布消息称,宫粉紫荆入选广州“主题花”,到2018年将由目前的10万株增加到30万株。同时传来的另一个好消息是,广州将构建一个360度全方位“花城”系统,全市建设30个赏花点,为市民提供一年四季的观花选择。“升级版”花城箭在弦上,不仅花卉景观需要引入“主题花”等新元素,花卉产业也面临角色转换、提升科技含量等新任务……更美的花城,让人期待。

花城美景

主题先行凸显“广州味”

眼下,凤凰花开正当时,无论是海印桥脚,还是新滘中路,大片大片的花儿盛放,引来游人无数。

实际上,广州景观花品种繁多,受到大家喜爱的远不止凤凰花。甚至可以说,每个老广心目中都有一本自己的“赏花月历”:一月,去帽峰山看茶花,还能逛逛园林博览会;二月,去云台花园看各色花海闹新春;三月木棉盛放、紫荆夺目,陵园西路是观赏木棉的好去处,麓湖公园的紫荆更是人人称道……荷花、紫薇、玫瑰、兰花等等,只要身在广州,无论是哪个季节,无论是在哪个区域,都有花可赏。

但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主题花景观”的涌现,花城广州的特色和招牌究竟为何,也引来了不小的争议。有专家表示,广州虽然有雄厚的花卉景观基础,但缺乏能代表广州特质、有视觉冲击力的主题花卉景观。从全市赏花景点的地域看,分布也比较分散,缺乏主动而为的串联。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武汉的樱花、洛阳的牡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说起广州,虽然花的品种很多、花期也长,但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缺少突出的主题和特色。

主题先行、规划引领,其实是国内很多以赏花闻名的城市的通行做法。比如云南有85处花海,可以让人一年四季目不暇接,而春城昆明的赏花经济,更是与政府部门的主动引导密不可分。昆明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场处负责人称,为了突出“花之城”的特色,昆明市打造了茶花大道、樱花大道、蓝花楹大道等20多条鲜花大道,随着不同时节次递盛开。此外,昆明还有全球首个花卉主题旅游综合体——花之城,其中包括全球首个花园商城、全球最大植物护肤体验中心、全球最大花卉主题温室,如今已经成为昆明旅游的新地标。而且,配合赏花游的主题,几乎所有旅行社都开设了把斗南花卉市场、花之城等与花有关的景点串在一起的常规旅游线路,冬季到海梗湿地喂红嘴鸥看冬樱花更是外地游客在昆明的必选项目。由此可见,要从景观设计、产业布局、旅游配套等各个方面形成整体思路,有机捏合起来,才能让赏花经济做强做实。

广州要进一步擦亮“花城”招牌,应从中有所启发。首先,要以整体思维来统筹规划广州的花卉景观、赏花配套。花多,还要精;花美,还要搭配美;四季有花,还要四季有主题、有侧重。否则,冬天的花和夏天的花一个样,城区的花和郊区的花没呼应,“花城”就只是一处处花景的堆砌,缺少整体感,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在今年广州也已开始打造“主题花景观”,首当其冲便是要打造宫粉紫荆景观,未来广州的春天可能是一片“萌萌哒”粉色。当然,主题花并非只有一种。比选择主题花更重要的是,在栽种方面提前进行详细规划和布局,不是东栽一片西种一处,而要呈点、线、面的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次,要将花卉景观与旅游业、特色小镇的建设结合起来。花城看花,当然不止是“看”。从广义的旅游业上分析,赏花还可以实现“吃住行玩购”的一条龙服务。以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的理念来设计花城景观,赏花的地方不仅有花,还有相应的饮食、住宿、购物等配套。在这方面,昆明的“花之城”旅游综合体就是一个良好范例。此外,广州正在着力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在2020年前建成30个以上特色小镇。在广州,以花为特色的村镇并不少,让花儿为这些美丽乡村代言,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比如从化区目前就已经确定了以花为主题的西和村“风情小镇”,以及集桃花、美食、音乐于一体的锦洞村“桃花小镇”等。

把人、花、城结合起来考虑,选择合适的主题和侧重,而不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花城之美才能更有独特“广州味”。

花卉产业

转型要靠比较优势

赏花与种花是花卉经济的一体两面。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广州人爱花,平时爱用花朵来做装饰、送礼物,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更是花卉产业产销两旺的高潮。

有相关统计表明,广州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档盆花、绿化苗木等为主体的花卉产业,其中盆栽花卉和观叶植物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0%和70%。但是,一方面近年来花卉产业的行业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速,以往那种以种植为主体的花卉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本报2014年曾刊发系列报道,关注广州花卉产业面临的变局:当年广州花卉经营几大旺地——岭南花卉市场、广州花博园等生意相当萧条,其中岭南花卉市场甚至已无花可卖,改头换面为海鲜批发市场;素有“千年花乡”美誉的芳村,一些花农后代都不愿加入这个传统行业,原本花田片片的龙溪中路,却变成了一片片房地产开发的工地……诸多现象都表明,广州的花卉产业虽然有辉煌的历史,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任,需要用新思维找到新路子。

在广州千里之外的云南,花卉产业发展顺风顺水。统计显示,2015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112.7万亩,总产值达399.5亿元,其中最为知名的鲜切花产量86.9亿支、产值52.3亿元,连续22年保持全国第一,占全国70%以上市场份额。云南将花卉产业的链条不断拓展:餐饮业里,花卉入菜、花卉糕点等成为地方特色;花卉培训发展迅速,因为当地耗材成本仅是其它地方的3成左右……云南花卉的“处处开花”,得益于鲜切花产量巨大、靠近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这启示我们,广州要发展花卉产业,也需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具体到广州而言,由于土地成本明显高过云南等主要鲜花产区,再走回花卉种植的老路,恐怕并不现实。只有找准当下广州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才能解出广州花卉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题。

首先,广州虽然种植成本高,但居民消费旺盛,且靠近港澳。有鉴于此,广州可以从一个花卉种植基地,变身为花卉集散中心和销售中心。有专家指出,花卉销售与居民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在欧美国家家庭花卉消费一般占工资收入的千分之三左右。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经济发达,且具有花卉消费的历史传统,对花卉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强,而且高铁、机场、港口等物流条件相当突出,完全可以扮演好内通外联的集散、销售中心角色。

其次,花卉产业的高端产业链条,比拼的就是科研实力。在育苗育种、保鲜贮运等环节中,科技创新带来的附加值相当可观。在花卉交易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品种,单价往往是普通品种的数倍。而在花卉科研方面,广州虽然拥有华南农业大学、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等国内一流的花卉产业研究院所,但并未完全发挥出广州农业科研的强大实力,目前大部分高端种苗还依靠进口。业内人士称,广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长期在个位数徘徊,而在荷兰、德国等花卉产业发达国家,每年都要授权数百个花卉新品种。在科技创新方面再添一把火,广州花卉产业的技术含金量必将大大提升,广州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就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再次,广州信息通达、服务业发达,虽然花卉种植业空间有限,但可依托金融服务、电子信息、大数据等优势服务业,提升广州在全国花卉产业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在云南昆明,每当晚上8点左右,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的拍卖大厅就逐渐热闹起来,从去年底开始启用的电子交易方式无疑是一大看点:拥有交易坐席306个,花卉无须进场,只要根据其标准化分级、图片等,采购商就可电子下单竞拍,整个交易现场犹如证券交易市场般井然有序。相较之下,广州芳村等地还是以现货交易为主,不仅规模小,交易信息也比较分散,缺乏数据提炼。如果能提升广州花卉交易的电子化、数据化、信息化水平,从中打造出花卉价格指数等数据产品,更好地指导全国花农科学生产、抵御市场波动,无疑将为广州在全国花卉产业版图中找到一个崭新位置。

推荐阅读:

加快特色化公园建设 深圳今年建12个花卉主题公园

首届中国西部花卉产业高峰论坛今日启幕

四种花卉旅游分别妙在何处

欢乐颂“五美”花卉版 你要的美这里统统有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