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7日消息:10年前,从广佛高速驶入佛山段,立即可见烟囱林立、灰霾蔽日。如今,这一现象已成历史。2015年佛山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无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天数。作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国排第五的制造业大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却明显减少。记者调研发现,佛山市坚持以环境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之路,一个天清气朗、绿色生态、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已轮廓初现。
问题导向铁腕治污+科学治污
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的佛山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更使这座传统的岭南重镇制造业蓬勃发展,“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然而,大量粗放式低端产业企业多、分布散、违法排污突出,也给佛山打上污染重灾区的标签。
早在10年前,佛山就提出口号“宁愿牺牲GDP也要把污染干掉”,打响了铁腕治污“第一枪”:对污染最为严重的陶瓷行业通过“扶持壮大一批、调整改造一批、淘汰转移一批”进行全面整治,400多家陶瓷企业只剩下63家,能耗下降25%,二氧化硫减排60%,产值和税收却不降反升了30%。
近年来,佛山市持续推进环保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推行“一岗双责”考核、100项环保民生实事、有偿使用排污权和交易试点等,大力探索科学治污新模式。
佛山市副市长王玲介绍,“大气、水污染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自己分析不透,就请国家级的机构来调研分析,理出了一系列问题源头,并有针对性地施措,科学治理。”如率先启动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研究,在全市建成大气环境监控站点45个,通过源解析发现扬尘对当地PM2.5的增强明显高于其他城市,随即出台相应措施,使扬尘污染大为下降。
记者调研发现,制度引领是佛山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佛山注重环保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了全链条的环境保护行政责任制,成立由市长挂帅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各级环保责任考核体系,在基层推进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整治,建立“涌长段长责任制”。佛山还创建“环保警察”,推动部门联合执法,对违法排污形成有力震慑。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佛山首先提上立法议程的地方法规就在环保领域。
梳理“十二五”期间佛山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曲线可见,伴随GDP年均10%的持续增长,佛山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环境载体质量明显改善,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减排5%,以二氧化硫为代表的工业污染大幅改善,年均浓度下降约50%,主要江河水质总体优良。
环境倒逼转型存量优化增量优质
摆脱“先污染后治理”束缚,不仅需要对大气、水、土壤的“末端治理”,更根本的还在于改变产业结构和布局。为此,佛山从源头出发,革新理念,由“环保优先一点”转变为“以环境引领”,倒逼制造业转型,重塑产业格局。
陶瓷企业蒙娜丽莎的薄板车间令人眼前一亮:全自动化生产线整洁干净,只有五六名工人在操作,一改以往陶瓷厂给人粉尘飞扬、污水横流的印象。集团董事张旗康介绍,公司以远高于国家标准的方式进行污染物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国家标准一半,最新研发的面积大一倍、厚度不到传统瓷砖一半的薄板瓷砖,可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废渣等均下降了60%以上。“公司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环保,既是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产业倒逼、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蒙娜丽莎是佛山传统企业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佛山大力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鼓励新一轮技术改造,2015年全市有8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完成技改投资386亿元,增长38.6%,技改投资位居广东省第一。
为推动产业绿色升级,佛山在全国率先实行环境保护“三单”管理:负面清单、准许清单和监管清单,构建空间准入、总量准入和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体系。高标准推动陶瓷、铝型材、玻璃、印染、家具等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延伸,促进企业开展成套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
在促进存量优化,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同时,佛山以自身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依托,抓住全球产业链调整机遇,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新材料等技术,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2015年佛山先进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已占“半壁江山”,且增速达15.2%,远超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正在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
生态既是幸福感,也是竞争力
良好的生态为佛山人民带来幸福感,也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一大批新兴产业落户佛山,形成未来发展的智慧中心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作为佛山陶瓷大镇的南庄镇,陶瓷厂从80家锐减到10家,产业却没有“空心化”。针对生态建设和产业升级需要,南庄镇打造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技术装备循环产业基地,并整合荒弃的湿地资源建设生态优美的绿岛湖片区。
绿岛湖中心岛有一个“鸟进人退”的故事。南庄镇委委员温冬说,当时建好岛种上树后,岛上酒店的图纸还没出来,成群的鹭鸟就来了,最后经过商量取消了原来的建设项目,使这里成了真正的鸟岛。
如今的绿岛湖中心岛吸引了上千只白鹭筑巢,这一景观加上旁边的湿地公园成为市民运动休闲的首选。而绿岛湖城市生态区也形成了陶瓷研发与商贸、通信设备、生命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布局,实现了生态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佛山,处处“出门见绿”的社区公园和生态廊道正在把森林城市建设成果转化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市民在快节奏城市生活中满足休闲需求。佛山人均新增公园绿地面积从2010年的10.24平方米提升到2015年的14.36平方米,市域森林覆盖率也达到了34.8%。
作为“三年城市升级计划”的重要项目,佛山在中心城区打造了长达30公里的佛山新城滨河景观廊道,以自然生态装点一河两岸。与此同时,佛山高标准打造产城融合的佛山新城和中德工业服务区,成为珠三角首个牵手欧洲的科技合作平台,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落户。新城管委会副主任何小坚说:“环境就是竞争力,以供水来说,我们达到了欧洲标准,对于喜欢直接从水龙头喝水的外国投资者来说,就会加分。”
....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