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日消息:日前,南海区政府召开第15届45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关系到企业和社会民生的事项。其中发布出台了南海未来三年绿化品种的行动方案,将投入近17亿元到216个项目之中。
七大方面提升绿化品质
会议通过后,《南海区绿化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在佛山市力争2017年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的背景下,南海区出台绿化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南海绿化建设。
方案将针对七大方面进行提升,包括:林分改造工程、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工程、新增非林地森林;滨水公园、岸线绿化整治;主要城市出入口;三大公园(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国桃园、三山森林公园)等。
围绕这七方面,南海计划用3年的时间,共建设216个项目,总计投入近17亿元,其中区级投入近9亿元,镇街投入约8.0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区级的补助将着重向西部镇倾斜。
方案执行后,群众会享受到哪些好处?南海区政府相关部门解读政策时指出,首先原有林地上的林木旧貌换新颜。通过林分改造工程,对森林公园等重点景观区域,以及交通干线、河流沿岸等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的谋划布局和详细的规划设计,改造其疏残林、低效纯松林、不合理桉树林,种植乡土阔叶林或名优珍贵树种,从而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发挥更好生态景观效果。
未来三年建设一批公园
另外将实现公园林立的目标。未来三年,南海将新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发展一批郊野森林公园、森林家园。通过公园入社区,打造一批高品质社区公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城市森林家园和乡村森林家园。除了社区公园外,还将涌现出一批滨水公园,打造几条水道的岸线景观,使其绿化的生态品质得到提升。
届时,南海的整体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务求令市民一出门就能找到适合休憩的绿地场所;享受大面积的绿地和生态景观,出行就能感受到生态景观林带或城市道路绿化提升的品质,节假日可以到三大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社区公园里面游玩放松心情,享受生态环境里秀美的景色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感。
如此庞大的绿化建设,是否会将原来种下的树木、花草替换掉,是否对原有的生态产生破坏?部门解释,将尽量避免替换原有的树木、花草以增加绿量,同时对于一些生态结构不合理的、改造可行的才会进行部分替换和提升,但更多的是从无到有,在宜林地上进行新的树木种植,尽量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避免施工对市民的出行造成影响。
全区启动创建安全社区
同时通过并出台的,还有《南海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事实上,南海区早于2011年底开始试点创建“安全社区”,先后选取了里水镇和大沥镇试点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两镇2014年也同时获颁“全国安全社区”称号。
在两大镇街安全社区的经验下,南海出台《方案》鼓励条件成熟的镇(街道)开展创建工作。目标是实现“一个确保”(确保社会稳定)、“两个减少”(减少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害)、“三个提高”(提高居民的安全素质、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提高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水平)。
今年,南海将推动桂城、九江、西樵、丹灶、狮山五个镇(街道)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镇(街道)开展“国际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这项工作定位也非常高,《方案》要求要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区政府“一把手”工程,全面统筹实施。成立了以区长为主任,常务副区长为副主任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全区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创建。
事实上,大沥和里水的经验和数据均表明,安全社区建设对于安全事故的防控有明显效果。以里水为例,创建“安全社区”四年间,共投入3.6亿元用于项目整改,其不同环境下各类伤害发生率总体下降44.33%,不同职业人群总伤害频率下降44.33%。
里水镇四年来共发动7.78万名群众直接参与各类创建活动,2.84万名学生带动家庭学习安全知识,4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式创建志愿服务。据调查,通过四年创建,里水58.21%的居民表示安全感增强;67.36%的居民对安全社区感到满意。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