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 今年建成3个湿地公园

2016年02月01日 09:32成都晚报罗斯

中国园林网2月1日消息:“实施美丽成都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是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六大行动”之一。成都在城市建设上坚持“四态合一”思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今年,成都将开工建设一批水库和湿地公园,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同时实施城市“增花添彩”工程。

每1万平方米建设用地

今年,成都将加强环城生态区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年内开工建设江安湖、北湖等5个水库,建成中和湿地等3个湿地公园。

下一步,成都将如何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万小鹏介绍,成都是一个结构性缺水的城市,雨水的利用非常重要。“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暴雨时将雨水储存起来,缺水时把水释放出来,实现雨水资源再生利用,防止出现城市内涝。”万小鹏说,前几年成都主要从城市安全的角度,对极端气候下城市的防洪排涝开展工作,而这仅是构建“海绵城市”的其中一个目的,“现在更多的要从雨水再生利用方面着手。”

万小鹏透露,目前成都对建设用地、绿地、公园的储水设施都有规划。“首先,要求成都市的建设用地每1万平方米就修建400立方的蓄水池;同时,环城生态区也将重点围绕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湖泊水系、城市水生态系统、交通路网系统构建积极有效的城市海绵体建设体系。”此外,在城市公园、道路周边也需多采用渗透性铺装,做一些下沉式绿地。

万小鹏提到的“下沉式绿地”,在红星路综合改造工程中即有体现。红星路综合改造工程在设计上融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据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在东升广场、督院街、滨江社区等节点处的道路、广场地面上,通过应用透水铺装材料,构建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对周边硬化区域的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020年达到15平方米“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等诗篇,印证了成都繁花似锦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我市将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传承花卉历史源流,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地推进“增花添彩”。

据成都市林业园林局总工程师刘可佳介绍,在推进重点增花添彩项目的同时,要将增花添彩的理念融入到城市常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增加花卉和彩叶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材料中的比重,“同时,要根据中心城区的绿地空间结构、现状特点、环境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优化布局,重点提升。在中心城区特征区域,如特色街区、特色街巷、历史文化节点、公园广场、城市出入口、重要骨干交通节点、重要景观节点等对城市景观风貌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地段、节点,集中化、规模化地增花添彩。”另外,通过植物的季相特点,打造春夏赏花、秋季观叶、冬季听香的四季花卉彩叶城市景观。“实现5年初现‘花重锦官城’,10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的景象。”

同时,成都市将继续推动城市立体绿化和郊区市县新增绿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绿地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推荐阅读:

广西750万元支持6市试水“海绵城市”建设

成都处处感受“海绵城市”理念神奇与奥妙

泉州实践“海绵城市”理念 成洲路建起口袋式小游园

四川未来“海绵城市”长啥样 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

(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