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2016年01月19日 09:26中国社会科学报黄娟

中国园林网1月19日消息: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融合关系,积极探索融合实践,需要学术界研究分析和献言献策。

首先,融合要相互促成。目前,我们虽然提出了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要求,但侧重的仍是“互联网+”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把它简单理解为借互联网技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其实,融合应该是双方的、相互的,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一方面,“互联网+”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保护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生产、养成绿色生活;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互联网+”各环节与全过程,“互联网+”要以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为指导。就互联网与环保融合而言,我们既要求“互联网+”跨界环保领域,互联网企业连接并服务环保工作,也要求环保领域主动融合“互联网+”,促使环保企业树立互联网思维。

其次,融合要广泛推进。我们现在比较注重的是互联网与资源环境生态融合,普遍认同“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而它与新兴产业、绿色产业之间的融合尚未引起注意。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捷人所共知,而互联网与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融合则关注有限。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融合:一是互联网与绿色生态融合,包括互联网与资源、环境、生态等融合;二是互联网与绿色生产融合,包括互联网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互联网与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等融合;三是互联网与绿色生活融合,包括互联网与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绿色购物、绿色旅游等融合。

再次,“互联网+”要节能低碳。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与产业,美国政府视大数据为“未来的新石油”,并把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我国政府对“互联网+”也寄予厚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与政策,许多地方将互联网作为绿色环保产业引进。但实际上,“互联网+”也会产生大量能耗,而且还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源头,像亚马逊、微软、IBM等互联网巨头都是耗能大户。

2012年《纽约时报》一项调查显示,作为因特网运作支柱的“云端”数据中心,可能已成为较严重的资源浪费源头之一。曾设计逾百座数据中心的格罗斯提出,一座稍具规模的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很可能已经超过一座中型城市。据有关组织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主要IT营运商“云计算”(包括数据处理和电信网络)的能耗,将超过德国、法国、加拿大和巴西四国的能耗总和。2011年,我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已经相当于天津市全年总用电量。这就是说,发展“互联网+”必须注意其节能减排,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互联网+”发展,推动“互联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如在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环节,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绿色互联网建设。

总的来说,我们既要科学认识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关系,也要积极探索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实践。通过借鉴电子商务、金融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环保、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工业等领域实践经验,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融合经验,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最后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模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阅读:

如何在“互联网+”下推动苗木发展

湖北沙洋:“互联网+”带动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服务抱团成员 天天苗交会探讨苗商如何走出困境

2015第一届中国(嵊州)互联网+苗交会开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